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台山市斗山镇中心小学 陈志锋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操作、验证、交流和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初步学会应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并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化曲为直” 的方法,培养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概念、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推理能力。教学重点: 掌握和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进行正确计算。教学难点: 理解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化曲为直” 的方法。 教学准备: 1、用于演示把圆柱体积转化成长方体体积的教具。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谈话:前几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圆柱体,学会了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和表面积,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圆柱的体积。1、什么叫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体积。)2、什么叫容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积。)3、我们学过的体积(容积)单位有哪些?4、你会算哪些立体图形的体积呢?5、回忆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课件演示)大家回忆一下,上个学期是如何利用“化曲为直”的方法,来研究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学生: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个扇形,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根据学生的叙述,教师课件演示。二、探究新知揭示课题:要研究的圆柱的体积,能不能也像刚才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一样,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推导出计算圆柱体积的公式呢? (1)教学例 5。1、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先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1)你准备把圆柱体转化成什么立体图形? (2)你是怎样转化成这个立体图形的? (3)转化以后的立体图形和圆柱体之间有什么关系? 2、推导圆柱体积公式。 学生交流,教师动画演示。 ① 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 ② 怎样转化成长方体呢?(指名叙述:把圆柱体底面分成平均分成若干个扇形,然后把圆柱切开,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你会操作吗?(学生演示教具) ③ 教师说明:底面扇形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长方体。④ 教师:这个长方体与圆柱体比较一下,什么变了?什么没变?(生:形状变了,体积不变、底面积不变、高不变。) ⑤ 推导圆柱体积公式。 讨论:切拼成的长方体与圆柱体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切拼成的长方体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