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实施惠民行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惠民行动 一、实施惠民行动,是构建“和谐江阳”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深刻认识。 2006 年 12 月 14 日,省委、省政府面向社会公布了“十大惠民行动”,并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这反映了省委、省政府在推进各项工作的同时,更加关注百姓生活,是省委、省政府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体现,也是政府加强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体现。省委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各个社会群体利益得到较好满足与协调的社会。实践证明,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经过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区经济社会保持了较快发展。“十五”以来,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2.7%,到 2006 年末,累计达到 310.99 亿元。截至 2006年,城镇居民收入达到了 9450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 4098元。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得大了明显改善。但是,伴随着经济的高增长和社会的快发展,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在逐渐增多,一些改革发展的成果还没有完全惠及全民,一些特殊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一些本可以聚集的积极因素还没有得到有效整合。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部分群众还没有脱贫解困。2006 年末,省上核定我区的绝对贫困人口为 466 人,占全区总人口的 0.07%。这些群众年人均纯收入低于 1000 元,人均占有粮食不足 400 公斤,生活状况极其恶劣。着力帮助这部分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责无旁贷。 (二)受灾群众的生活问题急需解决。今年以来,我区遭受了 50 年不遇的特大伏旱,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损失。全区农作物受灾面积 34 万余亩,直接经济损失 5961 万余元,导致 19 万余人饮水困难,其中 2000 余人需要靠送水才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尽管各级政府紧急投入了 800 万元的第 1 页 共 8 页救灾救济资金,较好地满足了受灾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但仍有一部分困难群众将面临缺粮问题。 (三)城乡居民就业压力还比较大。尽管近几年来,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 4%以内。但是,截至 2006 年末,全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仍有 5062 人。城镇未登记的失业人数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人数仍然量大、面广、分散。据调查测算,目前全区农村富余劳动力有 15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