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蛙吃害虫》教学设计数学一年级(下册)大庆市团结第二小学 吴桂香2011 年3月 25 日校级课题研究成果汇报课〖教学目标〗 1.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4.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通过“青蛙吃害虫”这一情境,使学生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从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为后面学习 100 以内进位加、退位减打下基础。本课首先利用“青蛙吃害虫”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图片中的信息,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其次是探究计算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不同的想法,在学生交流算法的基础上,进行整理、渗透相同数位相加减的思想。〖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本节课是百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第三课时,由于有整十数加减法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这两节课做铺垫,再加上学生对这一类型的加减法已经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方法,因此,学生学习起来不太困难,在教学中应将加减运算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在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同时,更侧重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也就是让学生在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多样化。〖教学设计〗(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看看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谁?(课件出示谜语)师:小青蛙对人类是有益的,以后我们不但自己不要去伤害它们,而且还要阻止别人去伤害它们,做一个保护有益动物的好孩子,你们愿意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青蛙吃害虫---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揭题板书)(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青蛙妈妈带小青蛙捉害虫的故事情境。(课件) 2.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讲出途中有用的信息(青蛙妈妈说:“我吃了 56 只害虫。”小青蛙说:“我吃了 30 只害虫。”)3、谁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呢? 生 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 生 2:青蛙妈妈比小青蛙多吃了几只害虫?生 3:小青蛙比青蛙妈妈少吃了几只害虫?…… 师引导学生列出上面问题的算式。板书:(56+30,56-30) (三)探究新知 1.探究 56+30 的计算方法 师:利用桌上的学具,来摆一摆、拨一拨,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