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信息技术课的分层教学研究四川省宜宾市商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谢莎【内容提要】中职学生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存在层次水平不一的情况。在结合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基础上,笔者对中职信息技术课的分层教学进行实践性和理论性探索,提出了中职信息技术实施分层教学的模型架构,对分层教学的步骤和成果以及分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关键词】分层教学 理论依据 现状分析 模型架构 新课程理念提倡以人为本,以多元智能结构理论指导课改,中职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不同的学生”指的是在不同的智能领域或非智能领域有蕴藏着发展潜能的学生,“不同的发展”应是学校管理与教学要创造学生发展的“最近发展区”或“毗邻发展带”,让所有的学生在大多数领域得到大小不同的发展。为实现中职信息技术教学的以上任务,教师应该承认学生的差异,要“因材施教,分层指导”,实行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教学总体目标,将不同的教学对象,按相关影响因素分成若干不同的教学层次,并对不同的教学层次提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以不同的教学手段,以达到完成教学的最终目标。分层教学作为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种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中等职业学校所采用,分层教学不仅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而且是适应生源现状的一种有效对策。一、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1、掌握学习理论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与此相关的是掌握学习的目标,每进行一个教学内容,均有明确的可操作性的目标。它将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个别辅导、同伴帮助、个人自学等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充分使用教学评价,保证教学始终以评定作为衡量的标准,较好地解决了统一教学与学生个别差异性的矛盾。它重视反馈矫正策略,赋予教学评价新的意义。掌握学习理论调和了传统教学理论与现代教学理论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根据这一理论的设想和要求逐步发展起来的分层教学思想很好地将传统教学理论与现代教学理论统一起来,在保证学校教学效益的基础上克服了班级授课制的某些固有的不足,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为中职信息技术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2、“建构主义”学习观现代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