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热身 2011 年湖南考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梁惠王上》)• 视人之国若视其①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墨子 兼爱中》)•[ 注 ]① 其:反身代词,指自己。 简要分析上述两段文字含义的异同及所体现的儒、墨两家思想的异同,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200 字左右。( 9 分) 答:①两段文字都体现了爱的思想,但儒家倡导的是有等级的仁爱,以及表明的是推己及人,先后有别;墨家主张的是无差别的兼爱,“若视”表明的是一视同仁,爱无等差。 ② 可以从强调人的平等和社会的公平的角度,也可以强调将个人命运融于国家与社会利益之中,增强社会责任感的角度,还可以从儒、墨兼同,各取所长,有助于维护人的尊严与实现社会和谐的角度等,联系实际谈看法。1.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概况 —— 经、史、子、集 2. 典籍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状况3. 中国文化典籍的现代意义 —— 文化和经济互动继承与创新 4. 本书的结构、编排思路以及学习方法第一单元 入门四问回归书本要点相关论述现代意义现实性“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积极入世,求真务实,是中国文化经典的底蕴,也是中国文化经典至今仍具有启发性的重要原因。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下为主,君为客。”可给我们今天的国家治理提供借鉴,有助于我们理解“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治国思想。识记要点要点相关论述现代意义包容性“ 礼之用,和为贵。”“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和而不同。”“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这个“和”包括和谐、和善、合作等多方面的意义。古人认为,只有和衷共济、同心同德,才能推动社会的前进。这样的思想与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开放趋势也是一致的。中国文化经典中对“和”的提倡,可以成为促进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明和谐共存局面形成的思想资源。识记要点要点相关论述现代意义对自然的亲和态度“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中国古代一向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人是大自然和谐整体的一部分。所以,中国古代思想家很早就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主张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这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提供理论源泉 .其他 ……对道德的倡导;对科学规律的尊重;对艺术审美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