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从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已将近两年了,在这两年的教学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决定了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有更高的要求。小学是人生的初始阶段,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小学生而言比各个阶段都重要。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着力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要注意其他习惯的培养,这不仅能有效提高我们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益,使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方面受益匪浅,乃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总结,我是从以下这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的:一、课前的准备――课前四带。信息技术课根据其学科的特点,我在课前提前二分钟到教室里带领学生按顺序进入微机室,提醒学生准备四带,即带信息技术书、带笔记本、带抹布、带鞋套,微机室的电脑是最怕灰尘的,如果不注意环境卫生会减少电脑的使用寿命,为此,我先做榜样,以身作则。进入微机室我先穿上脚套,然后学生在微机室门口将鞋套穿上,按顺序进入微机室。课后,正常关机后,将自己所使用的电脑显示器、鼠标和键盘一一擦干净,然后将电脑椅放回原位按一定的顺序回到班级。这样有序地规范学生,学生养成了课前四带的习惯,使得信息技术课上的得心应手。 二、培养学生正确规范的上机操作习惯。 1、培养学生正确的开关计算机的习惯。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教育学生要爱护计算机设备,强调正确规范的操作,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上机行为习惯。从上机练习的第一堂课开始,就要训练学生正确开关机的方法,逐步养成习惯,并且要使学生知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保护计算机内数据的安全。在课堂示范教学和上机指导过程中,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为学生树立榜样。在注意常规与有意识训练的结合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真正的养成。2、培养学生正确规范的操作姿势。学生掌握正确规范的计算机操作,是学生以后学好信息技术的坚实基础,也是保证学生的健康。要学生有正确规范的计算机操作,养成规范操作的习惯,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每个细节开始。从学生上第一节信息技术课开始,就要严格要求学生规范地操作计算机,每节课要求学生端正坐姿,腰板挺直,手臂自然下垂,手要放在基本键上,双脚平放在地面。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操作习惯,将使学生的终身受益。三、培养学生爱惜计算机设备的好习惯。信息技术课是学生最喜欢学习的科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