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如何提高小组学习的效果一、激起认知冲突,带着问题学习。学贵有疑,学也源于疑。学生一旦无疑,学习活动也就不复存在,即便有也只是徒具躯壳而已,小组学习特别如此。小组学习普遍的问题:表面热热闹闹,其实是不知目的所在,只让配合老师完成任务的观念占据整个过程。所以只得做一些不痛不痒的事,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小组合作学习真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关键是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中得讲究一定策略。首要的一点,组织小组学习必须解决好学生参与的内动力问题。怎样才能激起学生主动参与的内动力?关键就是看教者有没有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其有疑在胸,不解不快。二、培养学生学习中的良好习惯。学生能进入学习状态,但未必能进入合作学习的状态。我们常常看到,在同一个小组的学生在学习中总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各自为政,各行其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不注意听他人意见;讨论半天,还是不能统一认识;……这些问题的出现,关键在于学生还没有合作意识,没有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这种合作学习中的习惯是多方面的。应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培养。一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一些学生平时基础差一些,在日常合作学习中往往处于弱势,自己想到的总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不被其他组员所接受,而其他组员的意见更具代表性,受到大家的重视,因而产生了自己说不如不说,自己想不如听的惰性观念,常此以往,就会懒于思考,也不会思考了。二是培养学生善于表达的习惯。在扮演听众角色的学生中,还有一小部分是进行过思考,却不愿发言的,表达欲望不强。另一种现象是,学生虽理解并愿意说,但表达不得要领,说了半天,也不能准确地说出自己的观点,既浪费时间,也达不到合作学习的效果。 三是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所谓合作学习,其意义就在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互助,取长补短是我们重点关注的,然而,在这一方面,有些组员十分欠缺,特别是反映在讨论中,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有时甚至是有两三个人同时说,他们各行其是,而不去听他人的发言。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学生还没有养成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四是培养对别人的发言进行辨别、评价的能力。对同一问题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众多的观点中,如何才能择其善者而从之,这就涉及到学生的辨别、评价能力。上课中,有一些同学有较强的辨别和评价能力,他们的发言总是“我赞同某某同学的观点”、“我认为某某同学的说法不对,应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