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一片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这是远教工程为我们乡村学校师生成长带来的福音!“大力实施现代远程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这是远教工程为我们乡村学校发展带来的良机。 近年来,笔者作为学校副校长承担了重庆市远教专项研究课题《农村小学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途径和方式研究》的执笔主研之一,与同行们共享了“资源福”,学校也或多或少把握住了其发展良机。本课题研究得到了梁平县教委的好评和重庆市电教馆相关专家的肯定,荣获重庆市优秀电教科研成果二等奖,教师取得应用远教资源的专项成果奖34 项,学生取得运用远教资源的专项成果 10 项,学校被评为梁平县信息技术示范学校、学校年年获得梁平县远程教育专项考评先进奖。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笔者以“课题→应用→研究→成长”为主线,对其研究过程进行了总结提炼发现:是“远教资源的应用”让学校培植了搞远教课题的研究环境,是“课题研究”提高了远教资源的应用效益,是“远教资源的有效应用”促进了教师成长,推动了学校发展。 一、以课题促应用 现实的农村小学课改处境艰难,遇到了诸多难题:如教育观念难转变、教师素质难适应、教师培训难到位、教学设施难配套、教学资源难开发、教育信息难交流、评价体系难建立等焦点问题。 农村课改,处境艰难,农村小学开展师资培训也面临着许多点问难点:一是送出培训,资金难;二是自己培训,教研难;三是互相学习,交流难。 如何解决诸多问题?科学发展指出: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实践证明:课题研究能提高教师的品位,课题能出人。于是在研究中我们想抓住远教资源应用这个平台,在课改焦点、师培难点之间构架一个课题研究为支撑点,来促进远教资源的应用,来研寻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途径和方式,来逐次解决以上诸多问题。正是基于此,我们就有如下搞课题思维: 对课题研究结果的理想是:通过该课题的研究,真正提高教师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促进远教资源的应用。 对课题研究动力的理想是:让理想伴随着远教资源应用与课题研究进程中的每一天,让每一天的研究在寻梦中度过。 对课题研究方法的理想是:有理想才会有假设,有假设才会在研究实践中去验证,有了验证才会有成功的喜悦。 对课题成果的理想是: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并可推广的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途径和方式。 有了如上思维,就得去激活这些思维才会产生好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