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棉花姑娘》教学设计(一年级 精读 课文)课题30、棉花姑娘课型新授课时2教学目标(1)认识“姑、娘”等 7 个生字。(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3)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4)培养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养。教学重、难点通过学文,让学生知道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课前准备及课件设计以动画课件为背景:课文以童话的形式出现,根据这一特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体现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创造性。显得新颖、生动、有趣,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出示棉花(课件),认识棉花。(南方的小朋友很少见过棉花,通过课件的出示,让学生认识棉花。)2.板书课题,认识认识生字“姑”“娘”,读好轻声。(“花”、“娘”)(“棉花姑娘”是本文的主人翁,轻声“姑、娘”是本课朗读中的一个难点,因此,开头解决难点,对本文的朗读起了铺垫作用。)(二)课件出示童话故事,整体感知(本文以童话的形式出现,我让学生看动画课件,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看拼音,读准字音,找出要求会认的生字作上记号,看拼音多读几遍,不会读的地方作个记号。2.听录音读全文。3.同桌合作学习生字“蚜、盼、治、啄、斑”,自主发现最好的识字方法。(生字的学习,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四)读感悟,理解课文1.体会感情,学习第一自然段:(1)出示课件,仔细看动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学生找出“可恶的”,体会棉花姑娘病情的严重。)(2)哪句话最能体现棉花姑娘当时的心情,用“”划出,反复读读。(3) 教师范读,学生领悟感情,再自由读,指名读。(抓住课文的情感因素,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得)2.紧扣上文,学习 5—6 自然段。(1)棉花姑娘的病这么重,到底谁帮助她治好了病?哪段告诉我们的?自由读一读。(2)七星瓢虫的本领大吗?你从哪里知道的?你还能向同学介绍七星瓢虫吗?修改意见(3)出示七星瓢虫,指名扮演七星瓢虫,并作自我介绍。修改意见教学过程(演一演,是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4)七星瓢虫的本领这么大,棉花姑娘感到怎样?你从哪个词知道的?(惊奇),你表演一下这个神态吗?(5)出示课件后问:棉花姑娘的病治好了,她的心情怎样?你能读好有关的句子吗?棉花姑娘会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