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喜获 2008 年奥运会主办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通过了解消息的结构与特点,来学习阅读消息的方法,并学会用消息的形式反映生活。2、 品味本文的语言特点,体会语言中蕴含的丰富情感。3、 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了解消息的结构与特点,体会本文语言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教学难点:掌握阅读消息的方法,学会用消息的形式反映生活 一导入新课(播放课件,《北京欢迎你》)听到这熟悉的旋律,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充满激情的八月,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已经成为了历史,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奥运会的每一个精彩瞬间,我们也同样不能忘记八年艰难的申奥历程。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北京喜获 2008 年奥运会主办权》这则消息来回顾那同样激动人心的时刻。(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一)、初步了解消息 说到申奥成功,那是在 2001 年的 7 月,大家那时还小,对这件事没有太深刻的印象。但说到消息,我想大家都不陌生。消息就是狭义的新闻,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你了解的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学生谈自己知道的新闻事件) 消息是一种最常见的新闻文体,我们通过阅读消息可以更好的了解社会生活。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学习《北京喜获 2008 奥与会主办权》这则消息,来了解消息的特点与结构,并品味体会本文语言所蕴含的丰富情感)。三、研读探究1、分析标题及导语的特点、作用。学生朗读课文 1、2 自然段。思考:标题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1、2 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与标题有怎样的联系?“北京喜获 2008 年奥运会主办权”是正标题,在这里它主要有什么作用呢?(高度概括事件,“喜”字是题眼且贯穿全文)“得票数比第二名多 34 票”作为副标题,能让我们体会到什么呢?(用数字突出优势,自豪之情溢于言表)2、结合第二道思考题,完成对导语特点及作用的分析。(学生思考并回答第 1 段是正标题的展开,第 2 段是副标题的展开)(教师评价:同学们很善于发现问题)分析:“把所有的矜持都抛掉,让热泪尽情地流淌”先以抒情的方式呈现获胜的结果,是为了起强调作用。引导学生体会其中蕴含的喜悦之情。4、 学习主体:思考:这部分中主要写了一些人物怎样的表现?你能从他们的表现中体会到怎样的情感?①,我们要更详细的了解消息,就要认真阅读消息的主体部分,首先请同学速读读这部分内容。同时要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主体部分主要写了哪些内容,体会在消息的主体部分表现的“喜”。(学生听读课文)(提问: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