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汇报“教学计划”课题名称: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 有效途径的实践研究所任学科: 语 文授课年级: 一年一班授课内容:小语苏教版第一册 《识字 1》(第一课时)执 教 人: 董 蓉2012 年 10 月特色创建校级课题初步探索阶段系列材料《识字 1》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有效途径的实践研究》课题简介:课题提出的背景是学生在写作文时觉得作文无话可说,一方面是由于目前小学生的生活比较单调;另一方面是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不留心观察。这样就形成大事没有、小事放掉的生活局面。《语文课程标准》已把语文积累放在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为了让学生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掌握积累语言的方法,充分积累,全面积累,并自由表达,抒自己的情,写自己独特的见解,真正将习作作为自己的发展需要、成长需要。”所以作文教学必须走“生活——作文”的道路,这是解决 “言之有物”,写好作文的正路,也是必由之路。通过在上一个五年级进行的“观察事物,从生活中积累素材,指导学生寻找作文源;广泛阅读,从书本中积累素材,交给学生打开写作大门的钥匙;开展活动,丰富积累素材的途径,获取素材;抓好练笔,使写作得心应手,拓展想像空间,张扬自己的习作个性。”的训练,已见成效。在这学期的习作教学中做到,“课堂上抓好语言训练,使学生积累一定的语言,课外做好听读、背诵,丰富语言,为说写打下基础。在积累的同时,指导学生看图编故事,结合教材编童谣、小诗。观察生活,从积累生活素材入手,奠定写作基础。”教材分析:《识字 1》是小语苏教版第一册第一篇识字、写字课。内容是宋代邵雍的一首诗。课文插图的画面,远处,薄烟笼罩下的村落,静静地等待路人的座座亭台;近处,枝枝花朵正灼灼迎人。寥寥几笔,描绘出景色宜人的乡村画面。整首诗将“一”到“十”十个数字嵌入诗中,是诗的绝妙之处。这首诗对学生的语言训练及想象训练,有着很大的空间。 学生分析: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心中一定有着异样的新奇感。但本班学生在学前早已将古诗念得滚瓜烂熟,一部分学生接触过诗中的数字和“去”、“里”、“花”等简单的汉字,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因此,教学中应把识字作为复习,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和对学生的语言训练做为重点。根据以上分析,设定如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会认 12 个生字,认识“横”笔画,会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