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例双胎羊水栓塞救治分析【关键词】 栓塞,羊水; 妊娠,多胎;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治疗结果 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AFE)是指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肺栓塞、休克、弥漫性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等一系列严重症状的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具有发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的特点,是孕产妇死亡的前 3 位[1]。AFE 若能及早发现、早期诊断、正确处理,可以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由于近年来 ICU 的建立及肝素的合理应用,DIC 死亡率降至 20%~25%[2]。双胎宫腔内压力过高是羊水栓塞的好发原因[3],对两例双胎羊水栓塞救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 1 产妇 28 岁,孕 32+3 周,双胎,不规律宫缩 3d 入院待产。诊断:G2P1 孕 32+3 周,双胎,先兆早产。入院后予硫酸镁抑制宫缩、地塞米松促进胎儿成熟等对症处理。10 d 后自然破膜,患者轻咳、感寒颤、胸闷、心悸,考虑有轻微羊水栓塞,立即给予上氧,静脉推注地塞米松等处理后有所好转;3 h后宫口开全,行臀位顺利分娩出一女活婴。等待 20 min 后行人工破膜,羊水Ⅱ度,约 600 ml,恶臭。行臀位抽产再娩出一死婴。5 min 后产妇出现寒颤、呛咳、胸闷、发绀,血压下降,心率 174 次/min,呼吸 30 次/min,双肺呼吸音粗、阴道流血约 1 500 ml。考虑羊水栓塞和产后失血,宫底注射缩宫素 10 U,按摩子宫,同时给予阿托品、地塞米松、西地兰、氨茶碱、速尿等,未见好转;病情进一步加剧,血压测不出,辅助检查均支持羊水栓塞及 DIC 诊断,即刻静脉给予肝素 50 mg,同时给予多巴胺、麻黄素、立止血等,不时给予缩宫素,输全血 1 720ml。随后患者神志不清,昏迷、尿少,阴道流血增多、不凝,用纱布填塞宫腔无效、血液浸湿后流出,口鼻均有出血。抢救无效,死亡。 病例 2 产妇 26 岁,停经 40 周,不规律性腹痛 3 h,入某医院待产。入院检查:体温 36.6 ℃,心率 83 次/min ,呼吸 21 次/min ,血压 112/75mmHg ;心肺听诊正常;左枕后位,胎心 140 次/min ;B 超显示双胎,宫高 34 cm,腹围 94 cm;胎膜未破,宫口开大 1 cm。诊断:G2P1 孕 40 周,双胎,临产。入院后规律宫缩,宫口开全后人工破膜,羊水清亮,胎心正常,2~3 min 宫缩 20 s,给予缩宫素 5 U 静脉滴调节宫缩;30 min 后平产分娩出两个女婴,出血约 100 ml,产妇出现寒颤、呛咳、气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