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传承民族血脉建设精神家园——回望《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VIP免费

传承民族血脉建设精神家园——回望《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_第1页
1/15
传承民族血脉建设精神家园——回望《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_第2页
2/15
传承民族血脉建设精神家园——回望《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_第3页
3/15
传承民族血脉建设精神家园——回望《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 70 周年 第一篇:传承民族血脉建设精神家园——回望《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 70 周年传承民族血脉 建设精神家园 ——回望《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 70 周年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这一论断,距离毛泽东同志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已近 70 个年头。 回顾过往,不难发现,文化在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昨天与今天,留下了鲜明而又特殊的印记。历史以其壮阔浩瀚的进程印证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这一科学的论断。 一个民族,唯其拥有振奋的精神、高尚的品格和坚定的意志,才能凝聚力量、成就伟业,也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环顾当下,面对风云变幻的时代潮涌,我们必须焕发文化的力量,激活熔铸于我们血脉中的优秀文化基因。展望未来,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更要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用文化的力量传承民族血脉,建设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以文化自觉凝聚兴国之魂,指引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奋力前行 5 月的延安,草木欣欣,河水潺潺。 位于杨家岭的中央办公厅旧址,人头攒动,热闹非常。如潮的游客排队进入一幢石砌的二层小楼,寻访那段流传至今的讲话—— 时光倒流 70 年,那是 1942 年的 5 月,在小楼清爽的会议室和楼门前的小广场上,从各地赶来的文艺工作者先后参加了三次全体会议,探讨中国革命文艺的方向、道路和未来。 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先后发表两次讲话,最终整理形成《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并于 1943 年 10 月 19 日鲁迅第 1 页 共 15 页逝世 7 周年之际,在《解放日报》上全文发表。 讲话发表之时,正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千千万万将士正在抗日前线浴血奋战,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文化界名人和知识分子陆续来到延安,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最广泛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日的旗帜下…… 那时,年仅17岁的于蓝就是其中一员。她期待着在革命圣地,用艺术奉献表达爱国之志。然而,很快,她发现,当地老百姓看不懂自己的表演。 今年已届87岁高龄的于蓝回忆道。‘当时搞文艺的很多人来自上海的亭子间,我们已经感受到与老百姓在思想感情上存在的差异,却苦于寻找不到方向。' 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毛泽东的讲话拨云见日,廓清了文艺工作者的困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传承民族血脉建设精神家园——回望《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