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人口与资源环境工作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 同志: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xx县加快治水兴林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有关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近年来,我们围绕“建设绿色生态靓县”目标,把水利和林业建设作为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立足县情,多方投入,掀起了治水兴林的热潮。自 2004 年以来,全县共完成了 3 座小 (一)型和 42 座小 (二)型水库的病险整治、5 座小 (二)型水库的标准化整治,新建小 (一)型水库 1 座、小 (二)型水库 2 座,建成了一大批水微水利设施,新建了人饮解困工程 136 处,解决了 35 个乡镇、73 个村的 6.11 万人农村人饮困难,治理水土流失 45 平方公里;在 2004 年一次性完成 14 万亩林业绿化的基础上,2005 年,又完成了对历年新造林 25 万亩未成林造林地进行了全面补栽补植,累计栽柏树 6000万株、桤木 500 万株、杨树 20 万株、其他经济林 10 万株,全县森林覆盖率达 30.4%。治水兴林步伐的加快,促进了农村基础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和生态环境的明显好转。自 2004 年以来,我县水利和林业工作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市一等奖,并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水利建设先进县”和“林业绿化模 XX 县区”称号。 在推进治水兴林工作中,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强化环境意识,加快水、林资源建设。治水兴林,观念是先导。xx地处西部丘陵地区,资源馈乏,基础建设滞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制约了经济发展。加快水利和林业建设,不仅是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的现实要求,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为此,我们把水利、林业等基础第 1 页 共 5 页建设和生态建设放在了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以基础建设和生态建设来促进经济建设,形成良性互动。县十次党代会和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明确提出了建设“绿色生态靓县”的奋斗目标,大力实施“治水兴蓬”和“绿山富民”战略。县委、县政府连续三年组织县、区及相关部门和部分乡、村领导赴苍溪、巴中、南部、阆中等地考察学习,并利用会议、广播、电视等大力宣传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引导全县上下找准发展差距,转变发展观念,牢固树立生态意识和环境观念,积极投身水利和林业建设。2004 年,我们在全县开展了“林业绿化建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