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 农业展望2010 年第 4 期收稿日期: 2010-02-25作者简介: 熊学华 (1974-) , 男 , 江 西 新 建 人 , 经 济 师 ,《中 国稻米市场》 编辑部负责人, 长期从事粮食信息工作。 E-mail:xxh@ex-grain.cn产 品 预 测产 品 预 测12009 年中国稻米市场分析1.1稻米生产情况2009 年, 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 “三农”, 国家高度重视粮食生产, 继续加大农业生产投入, 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依然很高。 在生长期间, 局部地区虽遭干旱、 病虫害影响, 但防控措施得力, 总产量实现历史性连续 6 年增产。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 2009 年我国稻谷生产总体呈 “三增” 态势, 即播种面积、 单产与总产均有所增加。 预计 2009 年我国稻谷播种面积为 2968万 hm2, 较上年增加 44 万 hm2; 产量为 29.32kg/hm2,比上年增加 0.15kg; 总产量 19580 万 t, 比上年增加390 万 t。 其中早稻产量为 3320 万 t, 同比增长 160万 t; 中稻产量为 12730 万 t, 同比增加 116 万 t; 晚稻产量为 3530 万 t, 同比增加 113.9 万 t (图 1)。2009 年我国稻谷得以增产, 主要得益于传统稻谷主产区保持增产势头, 黑龙江、 江西、 湖南、 湖北等稻谷主产省均有较大幅度增产, 但是部分地区稻谷收获质量不如往年, 尤其东北粳稻主产区受异常气候影响, 稻米质量下降更为明显。1.2稻米消费情况我国稻米消费结构中 80%以上用作口粮消费, 尽管近年来人口保持刚性增长, 但是作为口粮直接食用大米的人均消费量却呈下降趋势, 总的食用消费呈缓慢增长势头。 近两年口粮消费中一个明显变化是, 对粳稻的需求量上升较快, 特别是粳米在南方的消费比例越来越大, 需求增加, 消费区域在中南、华南等南方大部分城市迅速扩大。 预计 2009/10 年度我国稻谷食用消费量基本稳定, 约为 15600 万 t, 饲2009 年稻米市场分析及 2010 年展望熊学华(南方粮食交易市场江西九江332000)摘要: 2009 年中国稻谷产量取得连续第 6 年增长, 而消费保持基本稳定, 预计年度内供大于需, 但全国稻米市场仍存在结构性供求矛盾, 品种、 地区之间仍存在相对不平衡, 籼稻与粳稻走势各不相同,“粳强籼弱” 明显。 籼稻市场时隔两年后再次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 价格整体处于托市价附近; 粳稻生产克服种种不利因素再次喜获丰收, 价格维持高位, 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