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考点方法二、声音的强弱——响度三、声音的品质——音色一、声音的高低——音调注意1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2 、音调的高低与物体震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3 、频率是指每秒运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用符号 Hz 表示。一、声音的高低——音调直击考点1 、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 A .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 B .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C .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D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解析声音的音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齿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也不同。故选 A 。A一、声音的高低——音调注意1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2 、响度于物体的振幅有关。物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 、振幅是指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4 、另外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减小声音的分散可以增大响度。二、声音的强弱——响度直击考点1 、人在田野里喊话时 , 为了让较远的人能听清说话的声音 , 往往将手罩在嘴边成喇叭状 , 并且用力喊话(如图所示)这是为什么?解析1 )响度的大小与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距离有关;2 )将手罩在嘴边成喇叭状是为了减少声音的分散,以增大响度;3 )大声喊话是为了增大声音的振幅,从而增大声音的响度。答:人要听清声音,必须引起鼓膜的震动,这与到达耳朵的响度有关。将手罩成喇叭状,可以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大声喊话可以增大声音的振幅,从而增大响度。二、声音的强弱——响度直击考点2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 .“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D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解析A 、鼓只有在鼓锤的敲击下振动才能发声,并且振幅用力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符合题意。B 、“震耳欲聋”指声音很大,指声音的响度大.不符合题意。C 、“闻其声知其人”,通过音色能辨别说话者.符合题意。D 、“隔墙有耳”说明墙能传播声音,所以固体能传声.符合题意。故选 B 。B二、声音的强弱——响度注意1 、音色:每个发声体单独具有的声音特色叫音色;2 、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定;3 、音色是我们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