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宝鼎》教学设计甘肃省金塔县南关小学 王自伏 735300 09373892398一、课题概述《世纪宝鼎》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六组第一篇课文;本篇课文所需课时为 2 课时,80 分钟,本节课是第二课时;它讲的是 1995 年我国在联合国 50 岁生日时赠给联合国的生日礼物——世纪宝鼎,课文重点介绍世纪宝鼎的外形特征及其蕴含的意义。阅读此文时,要体会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了解世界各国为和平所做的贡献。学习的重难点是掌握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二、教学目标分析(1) 知识目标:学习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世纪宝鼎的外形特点和它蕴含的意义。(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共同研究的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在语言实践中学会运用。;(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世纪宝鼎”的精美艺术和深刻寓意,体会中国人民对联合国和新世纪的美好祝愿。(4) 美育目标:引导学生体会世纪宝鼎的形态美,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金塔县南关小学六(5)班的学生。这个班是新课改的实验班,经过一段时间的 “自主、合作、探究”课改理念的试验教学后,这班学生思维活跃,能够非常熟练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资源进行学习、用小学合作学习的方式尝试学习,阅读的兴趣和表达的愿望比较强烈;学生对历史性、国际性问题的学习非常感兴趣;学生的物体空间表述能力欠强,需要在教学中设计多媒体资源进行其观察能力以及表达所观察到事物的能力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欠强,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课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各种策略,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索学习。通过质疑、小组交流、分组汇报、-1-当小导游等环节完成课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利用多媒体课件作为认知辅助手段,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表达能力。采用在感情朗读、当一名小导游等方法,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和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资源创新表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设计特色: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各种学习资源,在进行广泛自主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鼓励学生自学,小组质疑、协作学习、口语交流、分组汇报、自我表现(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