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 一 年级精读课文)一、导入修改意见课题《3、邓小平爷爷植树》课型新授课时2教学目标1.认识“邓”、“植”等 13 个生字,会写“爷”、“节”等 6 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 13 个生字,会写 6 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难点:认识“龄、栽”;文中长句的朗读。课前准备及课件设计1.了解邓小平爷爷的情况及植树节的来历。2.多媒体课件。3、课前收集邓小平爷爷的资料及树木知识教学方法本课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学生自己动手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会生字,自读自悟课文,提高认字、阅读能力,了解植树的意义,从而树立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过程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师:歌曲中所唱的人,你知道是谁吗?你对邓小平爷爷有多少了解?(出示课件、图片资料,师生共同介绍交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故事。板书课题,学生齐读。师:看到这个课题以后,你们想到了什么?(培养学生质疑、设疑的能力)二、初读课文,认识汉字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圈出文中的生字,把它们和在文中连成的词一块儿多读几遍。2.字词教学。(1)小老师带读(有注音的词),想带读哪个就读哪个。(2)开火车读。(有注音)(3)集体读。(无注音)(4)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识记汉字的好方法,最后小组长检测。(5)教师检测,生齐读识字卡片。三、学生再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教学过程出示课件(图片):一棵苍翠茁壮的柏树。师:同学们,这是一棵怎样的柏树?(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小平树”,你知道为什么吗?指名读最后一段。理解“亲手”,用“亲手”说一句话。2.质疑问难。师:看着这棵柏树,你有哪些问题要问问这棵柏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把问题归归类,让学生自己讨论解决。)问题如:ɑ.柏树是什么时候种下的?b.邓小平爷爷是怎样种这棵柏树的?c.邓小平爷爷为什么要种这棵柏树?(像“ɑ”类问题引导学生读文解决,“b.c”类问题放入第二课时讨论解决。)四、再次巩固生字五、指导写“爷、节”观察,师范写,生练写,互相评价。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小老师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