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导语设计1933 年 10 月 , 蒋介石调集 50 万军队 ,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 " 围剿 ".由于中共临时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 虽然红军英勇奋战一年 , 付出重大伤亡 , 但未能粉碎敌人的 " 围剿 ". 党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 , 进行战略转移 . 本文讲述的就是红军在长征途中的故事。 飞夺泸定桥 红军翻雪山 红军过草地作者简介青年时期的陆定一老年时期的陆定一陆定一(1906 ~ 1996) 中国共产党的老一辈革命家,新中国的元勋之一,学识渊博,对古典文学和历史造诣较深,在自然科学方面也有丰富的知识。他的英文水平较高,青年时代翻译了不少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在延安时期,曾参与毛泽东同志和美国记者安娜 · 路易斯 · 斯特朗谈话的翻译工作。从 1925 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到 1996 年去逝,他曾经创造出辉煌的成就,也曾遭遇坎坷,受尽人间的屈辱。他的一生,是忠于革命、忠于人民、忠于党的一生,也是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认字识字读一读 写一写颧( )骨 两鬓( ) 搪( )瓷 收敛 ( ) 疙 ( ) 瘩( ) 粗糙( ) 抽噎( ) 红锈 ( ) 宿( )营地 青稞( )面 喜出望外 热气腾腾 无边无涯 昏迷不醒quántángliǎndacū cāoyēxiùsùkēgē朗读感悟 1. 快速阅读课文,用笔把自己不懂得字和词做好 标记。 2.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么事?把和题目有关的句子用线划出来。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 舍己为人忠于革命课堂讨论1.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对红军有了怎样的认识? 2. 你们认为老班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3. 从老班长身上我们学会了什么? 4. 课文中的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 ? 5. 文章主要写的是老班长,题目为什么却叫“金色的鱼钩”呢?课文总结这篇课文运用了( ) 描写( ) 描写,( )描写,( )描写等手法,塑造了( )高大光辉的英雄形象,让我们为老班长( )和( )的革命精神而深受感动,鼓舞和震撼。外貌神态 语言行为老班长 舍己为人忠于革命板书设计 金色的鱼钩接受任务:草地途中、 照顾我们(亲切)( 1 、 2 )护送病号:弯钩钓鱼、 自己不吃(焦急)( 3 、 22 )壮烈牺牲:安定情绪、 昏迷不醒(鼓励)( 23 、 33 )永远怀恋:保存鱼钩、 子孙瞻仰(教育)( 34 ) 忠于革命 舍己为人扩展阅读 《长征》 —— 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