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本激扬生命 让教育充满阳光 没有人知道春风的颜色,只有当她吹拂过山川和田野;没有人知道教育的发生,只有当它让学习者的心灵扬起风帆;没有人知道孩子们的灵慧,只有当他们自由地思考和实践。” 郭思乐教授简介:郭思乐教授简介: 广东梅州人。现任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1989-1990年作高级访问学者访问前苏联教育科学院。从 1999 年开始提出生本教育理论并开展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他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组基础教育学科组成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基础教育理论,数学教育理论,著有《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扬生命》等多本专著。 一、生本教育产生的背景一、生本教育产生的背景1.1. 解放前:解放前: 沿用孔夫子的“传道、授业、解惑”的理念进沿用孔夫子的“传道、授业、解惑”的理念进行教育工作,当时的“师道尊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行教育工作,当时的“师道尊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2.2. 解放后:解放后: 照搬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三中心”理论,即照搬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三中心”理论,即“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 “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 3.3.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 在所谓“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应试教育盛行,在所谓“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应试教育盛行,以高考分数论英雄。以高考分数论英雄。 归纳起来,都是老师说了算,学生往往处于被归纳起来,都是老师说了算,学生往往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其聪明才智受到限制、潜力得不到应动、从属的地位,其聪明才智受到限制、潜力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和拓展。 有的发挥和拓展。 知识是教会的还是学会的?1 、小学(代、民师)2 、初中(八十年代下海风潮)3 、师范(教师无为,但学生收获较多:知识的确学得不够,但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4 、高中教学5 、同事的困惑、抱怨 A 、调皮捣蛋的学生语文考试成绩并不一定就差。 B 、工作兢兢业业、踏实勤奋,学生考试效果不一定就好。 C 、往往是调皮的学生毕业后见到老师较热情,所谓的好成绩见到老师爱理不理。 一、生本教育简介生本教育实验的核心目标是实现教育对生命的皈依( guiyi) ,为此:—— 它“坚决、真实、矜持地实现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以生本必定可为为信念,以实现真正的生本为宗旨,以学生的真正发展为指南,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它“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