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课案设计 学习内容: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量长度的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直尺和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 2、能用测量工具直尺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3、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难点:掌握 1 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学会用直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学习方法:观察发现法、动手操作法、合作交流法。导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出示目标1、出示课本情境图,导入新课。(1)、孩子们,这学期,学校为我们换了新课桌,你知道它有多长吗?(出示课件主题图,学生观察图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在测量课桌长的,要求每小组选择图中一样学具来实际测量。)(2)、每小组请一代表汇报测量结果。问: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同?(因为测量的工具不同)。对了,测量工具不同,得到的结果就不同,看来我们需要有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师板书: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学生齐读。)2、出示学习目标,了解学习目标。(1)、课件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2)、学生齐读学习目标,了解目标内容。二、学生自学,讨论交流1、拿出直尺,先自己仔细观察再在小组里讨论在直尺上发现什么?2、小组讨论交流认识 1 厘米和几厘米的长度。3、自学书上的例题。小组讨论书上的孩子是怎么量铅笔的?三、汇报展示、教师点拨1、认识直尺学生汇报:从直尺上发现有数字、竖线、字母 CM,结合学生汇报教师点拨,从而让学生认识直尺,知道刻度线、刻度、零刻度、CM 表示意义和正确读法。2、认识 1 厘米和几厘米(1)、师问:直尺上从哪里到哪里是 1 厘米?(生先回答,师出示课件进一步了解 1 厘米)知道相邻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都是 1 厘米。(2)、伸出自己的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在直尺上比出一厘米的长度。闭上眼睛想想 1 厘米的长度。你觉得一厘米长呢还是短呢?(3)、量一量自己的哪个手指头的宽度最接近 1 厘米?(4)、找一找你身边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概是 1 厘米? (5)、直尺上从哪里到哪里是 2 厘米?你是怎么找的?想一想 0——3 是几 cm?0——5 是几 cm?0——8 是几 cm?13、学习测量长度。(1)、学生汇报书上的孩子是怎样在测量铅笔长度的。 (2)、结合课件讲解怎么量是正确的。(3)、分小组测量。① 清楚每小组的学习任务。 课件出示。第一小组:量出数学书的长度;第二小组:量出数学书的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