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幼儿老师师德演讲稿与幼儿老师年度个人工作总结(三篇)汇编幼儿老师师德演讲稿各位老师:大家好!非常荣幸今日能够在这里和大家探讨我们幼儿老师师德问题,我今日要讲的主题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孩子是我的”。所谓“师德”是“老师职业道德”的简称,老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处理各种关系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法律规范,包括老师的道德品质、思想信念、对事业的态度、感情以及有关的行为习惯。自古以来,师以德为本,《礼记》曰:“师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修养对老师来讲是个老话题,但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师德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有一定的时间性、区域性和民族性。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师德,在新的历史时期,已注入了新内涵:即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崇高的师德已提高到很高位置。综合国力的竞争、知识经济、实施素养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呼唤着崇高的师德,作为一名幼儿老师要以德治身,培育良好的师德。爱岗敬业,以满腔热情投入幼儿教育。一、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在这里我还是要首先强调一下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强调一下我们老师们工作的重要性。希望每一位老师能够更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对于我们的学生、家庭、国家乃至中华民族的重要性。第 1 页 共 12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幼儿时期是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美国心理学家杰明斯的讨论指出,5 岁以前是智力进展最快的时期,对一个 18 岁的孩子达到的正常智力水平来说,其中 50%的智力是 4 岁以前获得的,30%是 4—8 岁获得的,20%是 8—18 岁前获得的。日本学者木树久一指出,儿童潜在能力遵循一种递减的规律,即生下来具有100 分潜在能力的儿童,假如一出生就进行教育,可以成为具有 100 分能力的人,若从 5 岁开始教育,只能成为具有 80 分能力的人,若从 10岁开始,就只能具有 60 分能力的人。由此可见,幼儿时期的教育对于智力开发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是不可以替代的。(二)、幼儿时期是人格健全的关键时期。幼儿时期是一个人的个性、品行、行为习惯开始形成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是非观、人生观、世界观开始萌芽,但是他们的自我评价还不健全,就需要成年人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讨论表明,幼儿时期形成的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是很难改正的,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