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日领导讲话稿 以七大工程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走向纵深 今天,是第 25 个全国“土地日”,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推动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其主题与过去两年一脉相承,均与节约集约有关,足见节约集约不仅是场攻坚战,更是场持久战;不仅要大旗长期高扬,更要全线飘红。 荀子有言:“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吕氏春秋》也云:“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这些都充分说明,节约集约是国家的基本国策、核心战略,是**科学发展的时代命题、重大任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本途径。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将其作为核心工作严格考核,将土地“三项清理”由国土一家之为上升到市级中心工作强力推进,将国土资源创模活动纳入“六城同创”全市开展,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惜地如金、管地如钱,算好经济账、土地账;要求国土部门围绕“时间、空间、效益、质量”四维集约目标,加强政策供给、制度设计和抓手创造,初步形成了“1+x”节地政策体系、“1+12”节地制度体系和节地的整体合力。 置身于新常态的时代坐标,面对大招商大建设大势,面对稳增长调结构平衡,面对“三个强市”目标,作为节约集约战略的贯彻落实者、组织推动者、宣传传播者,国土部门理当观大势、谋大事、懂全局、管本行,在节约集约发展战略中全面担当、施展作为。而新一周期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 XX 县区(市)创建就是重要契机、重大抓手,必须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一是着力打造“万顷良田幸福工程”。“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要突出“五大保护”,在土地整治中保护、规划管控中保护、统筹激励中保护、严格执法中保护、完善制度中保护。要常怀忧患居安思危,珍惜好新增耕地后备资源,管理好新增耕地指标,适应好中央“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要求。要在耕地保护措施上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切实解决好农村第 1 页 共 4 页宅基地管理问题,切实管理好设施农用地和临时用地,切实推广好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努力把耕地保护责任扛在肩上、把耕地保护职责落在群众心上,确保年均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 30 万亩、新增耕地 1.6 万亩,确保卫片执法问责比例始终控制在 5%以内。 二是着力打造“绿水青山生态工程”。“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最好的金山银山”。要突出规划管理,严格按照规划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