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在机构改革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街道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街道基本情况 **街道位于市中心 XX 县区东部,东邻麦积区,面积约 12平方公里,现有 10 个社区,户籍人口 25901 户,78534 人,加上流动暂住人口,总人口约 10.8 万人。辖区驻有省、市、区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 108 家,是秦州区最大的街道。 街道党工委、人大工委、办事处、纪工委是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纪委派出机构。机关内设有办公室、党建办、监察室、武装部、计生办、综治办;事业单位有社保所、文化站,设在街道的挂牌机构还有妇联、工会、团委、残联、应急管理所、退役军人服务站等。现有干部职工 95 人,其中:公务员 19人,事业人员 59 人,项目人员 16 人,机关工勤 1 人。科级以上干部 17 人,其中:正科级 5 人、副科级 12 人。街道党工委设委员 8 名,即:党工委书记 1 名、办事处主任 1 名、人大工委主任 1 名、党工委副书记兼纪工委书记 1 名、办事处副主任 2名、武装部长 1 名、党建办主任 1 名,其中:正科级干部 3 名,副科级干部 5 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街道多年未进行改革。近二十年来,政府机构改革和乡镇机构改革基本上每五年进行一次,越改越顺畅,越改越有利于基层工作。但是,每次改革都不涉及街道,在体制机制、机构编制、人员管理等方面,机遇一次次错失,问题越积越多。二十年来,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我们街道城市人口翻了两番,工作量加大了好几倍,现有机构设置已远远不能适应事业发展需要。 二是街道责权不明确,角色错位。街道事务在不断增加,承担的业务工作达 180 余项,而权限却几十年维持不变。同时,街道与上级部门事权未合理界定,部门延伸到街道的管理权限还未下放,街道办事处存在事多、人少,责任大、权力小的问题。街道在城市管理中充当的角色是宣传员,而不是管理员,对城市管理缺乏有效手段。近年来各项工作有增无减,形成了第 1 页 共 3 页“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工作局面,导致工作人员以一对十,应接不暇,严重影响了事业发展。 三是“费随事转”落实不到位。当前,上级部门将大量工作都下派到街道和社区,但人员、经费又不下放街道社区,造成基层既无人干事,也无钱干事的局面。 四是人员编制严重不足。目前我街道行政编制 15 个,实有人数 19 人;事业编制 24 个,实有人数 59 人;项目人员 16 人,由于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