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20 江西余干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第一章 旅游产业背景分析一、余干县基本概况1、区位条件(1)地理位置余干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鄱阳湖东南岸,信江下游及怀玉山脉与武夷山余脉尾部。地理坐标为东经 116°13′48″——116°54′24″,北纬 28°21′36″——29°03′24″,属亚热带气候区。全县总面积为 2,330.77 平方千米。地处赣鄱水道这一南北交通要道一侧,历来为军事重地。秦置县时,余干疆域,东抵歙(今皖赣交界一带),西抵豫章(南昌等地),南抵瓯徼建宁(浙江、福建边区),北抵鄱甸(波阳县)。现余干东与万年接壤,西连新建、南昌、进贤,南毗余江、东乡,北邻波阳、都昌,并滨鄱阳湖。县城玉亭镇西距省会南昌市 70 千米,东距上饶市200 千米,东北离景德镇市 110 千米,南距鹰潭市 69 千米。(2)交通条件陆路方面,县境东南的 206 国道、320 国道为连接对外交通主干线。206 国道鹰潭—乐平—景德镇线,经过黄(金)埠、五雷,从而使余干县由黄埠经 206 国道、320 国道、沪瑞高速与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连通,形成以公路为主的区域旅游交通格局。此外,在建的昌万公路横穿余江,通过该公路县城玉亭镇距南昌市仅 70 千米,有利于省城及周边地区往返余干的经贸和旅游往来。水路主航道有信江横贯县境,全长 146.5 千米,平均宽度为 330 到 390 米,最宽处(大溪渡)668 米,有主要航道 8 条,275 千米,均可通往南昌、九江、鹰潭、上饶、景德镇等地。县内交通,到 2003 年 11 月,全县实现乡乡通柏油、水泥路。全县公路总里程 1,262.8千米。其中已通县道 167.7 千米,乡道 268.5 千米,村道 394 千米。全县共有行政村442 个,已通公路村 338 个,其中已通油路行政村 114 个。目前县境内外交通主要以陆路为主,水路为辅。2、自然地理(1)地质地貌余干县基本上由低丘和滨湖平原所组成。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部丘陵向西北缓慢倾斜,过渡到滨湖平原。最高处为南部李梅岭,海拔 390 米,最低点在北部皇帝帽,海拔 13 米左右。地形最大比高 376 米,信江纵贯其中,沿岸有小片的冲积滩地。中部为平原区,占全县面积的 46%;东南部为低丘区,占全县面积的43%;西北部为湖区,占全县面积的 21%。山脉分东西两大支,东大支系怀玉山脉,主要山峰有万春寨、高显峰、东山岭、康郎山;西大支系武夷山余脉,主要山岭有李梅岭、五彩山、山岩岭、望仙峰。(2)主要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