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广西崇左壮族文化社会调查报告与广西社会调查报告汇编VIP免费

广西崇左壮族文化社会调查报告与广西社会调查报告汇编_第1页
广西崇左壮族文化社会调查报告与广西社会调查报告汇编_第2页
广西崇左壮族文化社会调查报告与广西社会调查报告汇编_第3页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广西崇左壮族文化社会调查报告与广西社会调查报告汇编广西崇左壮族文化社会调查报告这是一份来自崇左市政协调研组的调研结果报告。主要分以下几点进行阐述:一、 我市壮族歌圩文化的历史、规模、特点及社会功能1. 我市壮族歌圩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歌圩”,是壮族群众在特定的时间、地点进行的节日性聚会,它是以对歌为主体的民俗活动。在我市境内,有称“歌坡”“侬垌”“陇峒”“富坡”“旦圩” “巷单”等多种称呼。我市的歌圩文化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在以宁明花山岩画为代表的左江岩画中,就以粗犷有力、朴素生动的笔调,表现了先秦壮族人民聚会欢歌狂舞庆祝胜利的热烈场面。我市壮族歌圩习俗的汉字记载最早见于南朝,其中,清道光年间龙州举人黎中产就写有“岁岁歌圩四月中,聚欢白叟与黄童”的诗句。每年春秋两季是我市壮族歌圩最盛行的时节,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穿上节日的盛装,云集于山脚、水边,或汇合于城厢村寨,或簇拥于指定的会场,方圆几十里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都来参加,人山人海,喧闹非凡。随着歌圩文化的流传、演变,壮族歌圩成为壮族人们相互接触、沟通思想、传播知识、增进友谊的娱乐 场所。2. 我市壮族歌圩数量多、规模大且分布广。我市是壮族聚居区,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 88.38%,是广西壮族人口最集中、壮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高的地级市,人称“中国壮都”。自古以来,我市壮族人民素以善唱山歌而闻名于世,被誉为“歌的海洋”、“山歌的故乡”。各地有各种不同形式的“歌圩”流传,数量第 1 页 共 14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多、规模大且分布广。下面是调研组了解到的我市 XX 年壮族歌圩情况的数据,列表如下:从统计表看,全市共有各类歌圩点 349 个,分布在全市的 57 个乡镇 254 个(社区)屯,可谓壮乡到处有歌圩。歌圩的活动时间主要在每年 1—4 月份新春季节和 8—10 月秋收季节。活动规模在 1000 人以下的占 38.6%,1000—10000 人的约占 57%,10000 人以上的约占 4%。大新县下雷霜降歌圩、天等县向都霜降歌圩、宁明县纳利坡花炮节、龙州县伏波诞、江州区左州金山节、壶关歌坡等均超过 3 万人。3. 我市壮族歌圩活动丰富、民族特色鲜亮。一是歌圩中“传歌择偶、绣球传情”最具壮族文化魅力。原生态的歌圩中最热烈、最吸引的是对唱山歌、抛绣球活动。姑娘小伙们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开展情歌对唱,以歌谈情、选择意中人,最后姑娘们把绣球抛向她看中的小伙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一二三四传媒+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量资料供您选择,没有合适的可以联系小二。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