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城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 年)(1)第一章旅游业现状分析 一、 盐城概况 盐城市地处江淮平原东部,长江三角洲辐射区内。位于东经 119º27′—120º54′,北纬 32º34′—34º28′之间。东临黄海,南与南通市、泰州市毗邻,西与扬州市、淮安市相连,北与连云港市接壤。东部海岸线 582 公里,占江苏省海岸线总长度的 56%。沿海滩涂面积 683 万亩,占全省沿海滩涂总面积的70%,全国的 1/7。全市总面积 14983 平方公里,2000 年总人口 795.6 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254.6 万人,占总人口的 3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531 人。辖有东台、大丰、盐都、建湖、射阳、阜宁、滨海、响水和城区等 9 个县(市、区)。 盐城历史悠久,早在 6000 多年前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秦汉时期,“煮海兴利,穿渠通运”,始现繁荣。自汉武帝元狩 4 年(公元前 119 年)置盐渎县以来,迄今已有 2100 多年的历史。世世代代的盐城人民用勤劳和智慧造就了古老文明和现代辉煌,遗存了丰富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盐城人文荟萃、丰灵蕴秀,曾涌现过一大批文臣武将、英雄豪杰、学者名流和爱国志士。盐城的风土人情淳朴多姿,乡土文化丰富多彩。盐城还是我国重要的革命老区之一。1941年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这里曾为华中抗日的指挥中心。现在盐城拥有全国规模最大、资料最全、最具代表性的新四军革命纪念设施,成为全国知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袤、秀丽的自然风貌和悠久、丰富的人文历史,造就了盐城风格独特、内涵深厚的旅游资源。 盐城市位于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区,日照充足,雨量丰沛,气候宜人,四季分明。由于受季风型气候影响,地面极端温度偏高,年平均温度为摄氏 15.4 度。 改革开放以来,盐城市的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经济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200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548.59 亿元,其中第一产业 165.14 亿元,第二产业211.94 亿元,第三产业 171.51 亿元,经济结构得到调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构成比例由上年的 31.92:37.91:30.17 调整为30.1:38.6:31.3。第三产业比重逐年增加,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204 国道横穿南北,新长铁路盐城以北段已建成通车。盐城民航机场可以起降波音 737 等大型客机,每周有飞往北京、广州的定期航班,不久将开辟更多的国内航线。宁靖盐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之中,建成之后,盐城到南京和上海的行程将缩短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