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区域概况1.1 自然概况1.1.1 地理位置 淇县位于河南省的北部地区,华北平原的南部,隶属于鹤壁市。它东临淇河,与浚县隔河相望,西依太行,与林州市区相距 60 公里,北距鹤壁市区 14 公里,距安阳市区 58 公里,南靠卫辉市,与卫辉市区相距 25 公里,距离省会郑州 120 公里。淇县自古就是南北交通要道,方便的交通设施和交通线路,使其与石家庄、北京、太原、郑州、武汉等周围城市联系非常便捷。1.1.2 地质地貌淇县处于黄土高原上升和华北平原下降的断裂带上,西部是太行山脉,东部为华北大平原,地质构造类型复杂。整个地貌形态具有巍峨雄伟、拔地而起之势,在流水等多种营力的作用下,沟壑纵横,山峦起伏,溶洞、溶蚀宽谷、地下河、泉、溪、峡谷等各种地形齐全,形成了丰富的自然景观。1.1.3 气候条件淇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湿润凉爽,冬季干冷少雪,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9℃,最冷月(1 月)平均气温-0.9℃,最热月(7 月)平均气温为 26.9℃;相对湿度年平均 74%,最低 55%,最高 80%;年降水日108 天,年均降水总量 605.2 毫米,以 7 月份最多,1 月和 12 月最少;日照率 48%,雾较少;全年无霜期 209 天;风向多为南北风,风力 3~4 级。1.1.4 土壤条件 淇县总面积 88.65 万亩,土壤总面积 72 万亩,分褐土、潮土、水稻土三个土类,七个亚类,十四个土属,32 个土种。褐土约 65 万亩,分别在山区、丘陵区、平原区;潮土约 7 万亩,主要分别在淇河沿岸和泊洼地;水稻土面积很少,因水质污染和水位下降,水稻种植基本绝迹。淇县土壤有机质含量多在 0.6-1.5%,含氮量 0.04-0.1%,土壤肥瘦差异很大,大部分土壤缺磷较为严重,速效磷含量均在 25PPM 以下,但不缺钾,一般速效钾含量均在 100PPM 以上。1.1.5 水文条件淇县境内水系属于海河水系,地面径流均汇入卫河。山丘区共有两大水库,大小沟河溪流 11 条。其中,灵山湖(红卫水库)由醒目泉、黑龙泉和凉水泉等溪流汇集而成,库容量为 270 万立方米;武公湖(夺丰水库)是个中型水库,总库容量为 1015 万立方米。淇河发源于山西省,全长 165 公里,而在淇县境内长 45.5 公里;清溪由发源于云梦山鬼谷青龙背的龙泉、仙泉经五里鬼谷汇聚而成,汇入清水河后进入沧河;折胫河古称澳水,全长 19.8 公里,均在淇县境内。另外断崖飞瀑,幽谷清泉,遍布全县,较为著名的有灵山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