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书第一课》的心得体会 读《教师第一课》的收获与体会 最近抽时间仔细研读了由朱永新、高万祥等主编的《教书第一课》收获颇丰,感慨良多。《教师第一课》这本书既是教师职业入门、职业修炼和职业提升的案头书;也是一本提供解决现实生活里种种问题的“药方”;更是一块小小的垫脚石。这本书通俗易懂,在领阅读中我能领略到它的芬芳,更有一种冲动让我向更峭拔的教育巅峰进发。 这本书的作者是。朱永新,他是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还是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还是全国优秀教师,XX 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曾被评为“中国十大教育英才”、国家“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等光荣称号。他的著作被译为英、日、韩、阿拉伯等文字。他的作品影响了很多人。 该书共分为八章。书写教书的生命传奇;阅读教育大师;不可或缺的心理知识;师德的核心是大爱;在教改科研中收获幸福和优秀;写作——卓越教师和平庸教师的分水岭;口才是教师的第一能力以及人际交往中的生活智慧。 在阅读第一章时,我觉得《新教育的专业写作特点》写得特别好,特别适用。它为我们课改背景下新教育的写作提供了蓝本和有益的指导。它一共有五个特点:一是强调理解与反思,反对表现主义:二是强调要与实践相关联;新教育认为只有做得精彩,活得精彩,才能写得精彩;三是强调客观呈现反对追求修辞;四是主张师生共写随笔;五是注重案例的分析。这些,我都进行过反复的研读与体会。我一定会深刻铭记并且应用于我以后的教学生活中。 在读第二章时,我感慨于孔子的伟大,柏拉图的崇高。孔子生活在前 551-前 479。在他那个时代,他都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平民教育观;他办学,讲研德育第一位;他给人印象深刻的诗教;最重要的是他的启发示教育理论也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教育史上的宝贵财富。柏拉图是古希腊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为国家服务;他开创了人类艺术和体育教育的先河;他还重视理性教育;还重视体验教育。孔子的启发第 1 页 共 3 页式教育再叫上柏拉图的体验教育,正是我们今天新课改的理论来源。 在读第三章时,我尤其痴迷于《心理教育中的与人秘诀》。“皮革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向学生表达出某种与众不同的期待,学生就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暗示效应”告诉我们给学生“贴上积极的标签”对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有强烈的影响作用;“蝴蝶效应”告诉我们教育没小事,一句话的表达,一件事的处理,正确的,恰当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