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家书》读后感范文 10 篇 红色家书不知道大家都看过没有,这是怎么样的一本书,是伟大的英烈们的绝笔,下面的带给大家一起欣赏。 01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出自杜甫的《春望》,一封家书,是写信人真情实感的流露,它的重要性不在于那几张纸的重量,而在于因为它承载了文字而蕴含的巨大能量。看完红色家书,被先烈们 50 余封家书所传达的爱党、爱国、爱家的深情所打动,也被这强大的正能量所震撼。 《红色家书》共分为反哺义、雎鸠缘、手足亲、舐犊情四部分,几乎每一封家书都包涵亲情、修身、齐家、礼仪、教化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许多家书通篇闪烁着追求真理、公平正义、诚信友爱、无私奉献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光辉。 其中一个革命者的家书让我影响深刻。刘伯坚,四川平昌人。1922 年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 年 10 月,红军主力长征后,刘伯坚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1935 年 3 月 4日,在江西信丰、会昌交界处与敌作战中负伤,不幸被俘,他在写给兄嫂的家书中说: 我为中国革命没有一文钱的私产,把三个幼儿的养育都要累着诸兄嫂。我四川的家听说久已破产又被抄没过,人口死亡殆尽,我已八年不通信了,为着中国民族就为不了家和个人,诸兄嫂明达当能了解,不致说弟这一生穷苦,是没有用处。3月 21 日刘伯坚英勇就义,时年 40 岁。为着中国民族就为不了家和个人,舍小家顾大家,他所传达出来的对党和国家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畏牺牲的奉献精神让我为之动容。 纸短情长,不尽欲言。家书里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所表达的感情,让我懂得,不论他的岗位多么平凡,每一个牺牲的烈士都是共和国的基石,每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都是祖国建设这部机器上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英雄不是高不可攀,榜样就在身边。 02 翻开《红色家书》这部朴实珍贵的红色经典,那一篇篇红第 1 页 共 11 页色家书,每一篇都是一幅震撼心灵的感人画面,都是一个鲜活的英雄形象,让我思绪万千,泪水盈动,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的是革命先烈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真挚的至爱亲情,炙热的家国情怀,坚定的革命信念。作为组工干部,要将《红色家书》读在心里,记在心中,更要融进自己的血脉,从一封封家书的血肉深情中不断汲取精神营养、传承红色基因,走好新时代的信仰之路。 读红色家书,就是要学习革命先烈对理想的坚贞,做坚守信念、绝对忠诚的传承者。坚守革命信念,对党绝对忠诚是共产党员镌刻于心的政治本色。铡刀下,节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