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平凡岁月》有感《平凡岁月》观后感 观《平凡岁月》有感《平凡岁月》观后感 子淳 这几天无聊的陪张先生看一部平淡无奇的剧《平凡岁月》。这是一部叙述社会上平凡的小人物跨越 30 年的平凡生活,在家长里短之间的小幸福、小矛盾中折射出的生活哲理和整个时代变迁的故事。在人物的描写上都觉得没有什么鲜明的地方,平凡到这种性格和人物随便都能在哪个朋友哪个亲戚身上找到。不过也是因为这种平淡,才会让人在观看的时候产生一些共鸣。 里面的人物其实不太想评价,唯一让人觉得有点情绪的是那个配角,张二宝。这个人表现出一般大众的小聪明和自私,从小在家就喜欢偷吃,倒腾各种可以让自己舒服的事,有自己的小聪明。记得里面他为了赚钱,跑去倒卖袜子。那时候的丝袜应该是刚刚兴起,他死乞白赖的从朋友那里借到摊位的一角,开始吆喝他的丝袜买卖。生意越做越好,占人家的地方越来越多,引起摊主媳妇的嫉妒,被各种挑剔。还好,这人脑子比较活络,跟人说:我让顾客多看看你家的牛仔裤。利益的双赢,才让这个摊位摆的久了些,捞到第一笔资金,而后南下广州。另外一件事,就是为了争夺家里的独立小居室,故意让还不到结婚感情的姑娘,配合自己演戏,拿姑娘家的结婚要求说事,非要闹的已归大哥的房子归自己。利用家里人的亲情,一遍又一遍的获取自身利益最大化。不在乎亲情,只强取豪夺,寒心的家人隐瞒其非亲生子的事实。说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当时讨论了一些问题,本性的遗传到底有多少。为什么这个二宝虽然在同样家庭环境中生活,但秉性和其他几个孩子绝然不同。原生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到底有没有那么重要。我和张先生讨论的结果是:环境影响比遗传影响更强大。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认定某个人"像他父亲一样脾气暴躁"或者"像他母亲一样多愁善感",是说明了我们性格中的多大特征来自遗传。一般来说,在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或早或晚都能够隐约地见到其性格中的某些方面相似于他父母中的一个。第 1 页 共 2 页心理遗传学是遗传学中发展最慢的,这个学说还没有系统化。据说性格一半来自遗传,一半来自后天。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如果从父母一方获得的遗传物质 dna 可以确定子女的身体特征,那它也会影响他们性格的某些方面。因此,像激动、胆怯或者外向这些性格表现都是从母亲或父亲的基因中遗传下来的。 除了遗传素质,环境对个性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美国哈佛大学完成的一些研究显示:儿童大概从两岁开始就在自制力、易感性和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