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史》学习心得 ——浅谈科学技术的两个主要推动力 人力资源管理一班 41016004 陈培刚 还记得上次选课时,我曾不止一次的在“社会学”和“科学技术史”这两门课程中间徘徊,最终,抱着对科学技术的神秘的遐想以及本身对科学技术与生俱来的痴迷,我走进了李蒙老师的课堂。众所周知,李蒙老师是一位既可爱又美丽的大姐姐,一个学期以来跟随着这位知心活泼的大姐姐,我深刻的体验了“哲学式”科学技术史的魅力,之所以称之为“哲学式”科学技术史是因为李蒙老师总是以哲学的视角加之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剖析近千百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可谓生动有趣之极,这也是我强烈的希求李老师能够继续保持的特色。 总的说来,一个学期的学习让我对科学技术史有了初步的大概轮廓,并且形成了最初的简单的理论体系,但是我想这是远远不够的,翻开张密生教授主编的《科学技术史》,首先映入眼帘的“内容提要”中有这样的一段话:“科学技术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它以科学技术发展的史实为基础,以史论结合、薄古厚今为原则,""。理解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从中我们可以大致窥探出作者的深刻意图: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从研究历史上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规律来指导当今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变革,并力图普及富有时代感的科学技术知识。由此我又联想到李老师让我们进行的课堂展示,我选择的展示课题是“汽车魅影——奥迪汽车公司简介”,在我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我就 被奥迪公司乃至整个德国汽车工业甚至是德国经济的严谨、细致、贴心、创新等因素所深深折服,再回过头来反观一下我国的汽车工业乃至是整个国民经济,我就不仅感叹:科学技术的发展确实是需要合适的土壤。 但是,到底什么是所谓的合适的土壤呢。。我国现在是否具备或者应该怎样培植这样的合适土壤呢。。经过我的思考,第 1 页 共 7 页初步得出一些浅薄的个人观点,我想这最主要的要归咎于两个推动力:一个是大力发展现代教育,确立“教育立国”;一个是建立专利保护制度,确立“创新激励”。下面我将从“德国、日本现代教育对科学技术的有效推动”、“西方现代专利制度对科学技术的创新推动”两个方面来具体阐述我的观点。 一、德国、日本现代教育对科学技术的有效推动 众所周知,德国和日本是世界上两个教育极度发达,现代教育建立较晚但是发展特别迅猛的国家,并且德国和日本两国的教育现代化与科学技术、经济的现代化基本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