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砚洲岛之心得体会[大全] 经济与管理学院 在 4 月 21 日两点左右参观完阅江楼,我们又马不停蹄地向砚洲岛出发啦。在去砚洲岛的车上,一路前行,望着道路两旁的树木在后退,听着师姐讲解着砚洲岛的神秘,与同学唱着经典歌曲,一种愉悦之情飘荡在心中。我们在渡江的船上,沿西江堤,欣赏砚洲岛的风景,砚洲岛漂浮在西江中,四面环江,像一块浮在江中的端砚,它是肇庆文化的瑰宝,更是人间的奇迹。它以其蜿蜒曲折、奔腾起伏的身影点缀着肇庆大地的锦绣河山,使之更加雄奇壮丽。到了岛上,我们先分配住房,放好行李,准备那两天一夜游。在宾馆休息了一下,到傍晚时分,我们就穿着统一的国贸班服,谁知道,与我同行的朋友迷路了,尽管迷路,我们也不忘了欣赏沿途的风景。那一大片的蕉林海洋,那一栋栋村民的大小房子,那浅浅的小河湾都让我们感受到一种质朴、纯粹的温情。在找回路的时候,我们还看到了陈家祠,那是一件怎样的建筑呢。那是一座寄托了后人对先祖先烈那满满的敬佩与缅怀之情的祠堂。看着它,你会毫不犹豫地想起辛苦孕育我们的祖先,也会对它虔诚地朝拜一下。看完它,我们又马上找烧烤场的位置,不然,不见我们的同学会担心我们,为了避免别人的担心,我们还是求助了村民,村民热情的为我们指明路。经过小小的曲折,我们终于到达烧烤场进行自助烧烤。我们几个人几个人地分组,自己烘碳自己烧烤,非常地快乐。我们还时不时把自己的“作品”拿到别人处,给别人品尝。并且在烧烤的同时,偶尔找些同学进行表演,当然,也有集体表演的环节。一群人玩得越来越疯狂,把友谊快乐地传递下去,此时此刻,砚洲岛成了欢乐的海洋。第二天清晨,我们各自行动,陆陆续续去参观包公祠。在包公祠里,突然想起了它的来历:据传,在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 年),包拯任端州知郡事三年期满离肇庆时,船出羚羊峡,突然波浪翻腾,狂风骤起。包公事感跷蹊,立即查问手下人。原来是端州砚工为了表达他们对包公体恤民情的敬仰,托人送来了一方用黄布裹着的端砚。手下人见是一方石砚,并非金银珠宝,于是便收下第 1 页 共 13 页了。包公立即取来端砚抛到江中,刹时风平浪静。后来,在包公掷砚处便隆起了一块陆洲,这就是砚洲岛。包砚的那块黄布,顺流而下,在不远处的西江边形成了一片黄色的沙滩,这就是现在“黄布沙”。当地人根据此传说,在砚洲岛上建起了一座包公祠(后易名为“包公楼”),至今犹存,且香火不断。这就是西江二十景之“砚渚清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