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路上观后感大全 《赶考路上》是一部由芒果 tv 和湖南湖南都市频道联合打造的纪念建党 97 周年特别报道纪录片,该片首播于今年的 6 月30 日,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这部纪录片的观后感,一起去看看吧。 01 7 个故事,7 张时代答卷 有一个人,叫谢永宏。他执着 12 年,只为守护洞庭四季常青。从南京大学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出站之后,张永宏便来到了洞庭湖。在刚参加工作的前 3 年,谢永宏每天步行超过20 公里地,用脚步丈量出了一张绝无仅有的手绘地图,成为保护和修复洞庭湿地的重要依据。他筹建的中科院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如今已发展到了近 30 人的研究团队。样本采集、搜集、分析的工作一如往常,洞庭湖的改变却有目共睹。 还有一个人,叫殷沙漫。94 年出生的她,为了与贫困孩子离得更近,义无反顾地报考了位于山区的吉首大学。为了和孩子们呆得更久,她选择了在母校继续攻读研究生。殷沙漫关注到了山区孩子们被忽视的精神世界,5 年间,她开设知识新窗第二课堂,将音乐、美术、体育的种子播撒在 20 多所山区小学学生的心中。 前两集播出之后,谢永宏和殷沙漫的故事令观众动容。随后上线的剧集中,领先全球提出纳米复合概念的范景莲,把长沙工程机械托举到世界高度的陈添明,敢于拍苍蝇打老虎的鄢利民 hellip;hellip;,7 个鲜活的赶考故事,7 份耀眼的满意答卷,《赶考路上》用日常的影像拼凑出优秀共产党人的群像,为英雄写传、为时代铸魂。 小大正应该有怎样的叙事。 《赶考路上》俨然一部主旋律大片,从教育、科技、环保、反腐、扶贫等各个侧面展现了当下中国的向上图景。与此同时,它的切口又是小的,通过对小人物的细腻镌刻和极致讲述,找到了与观众更加贴合的意义空间。小与大的辩证关系得到了生第 1 页 共 5 页动地诠释,这也让其成为了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节目创新原则的一次有力实践。 从体量上来看,《赶考路上》无疑是四两拨千斤的。每集仅 10 分钟左右的篇幅,讲述一名优秀共产党人的事迹。节目将镜头埋到主人公的生活之中去,从现实中不断捕捉、挖掘能够触动人心的细节。此外,还改变单一的线性叙事方式,尝试以人物的不同社会角色编织起内容主线,呈现有血有肉的榜样形象。 第一集节目的谢永宏是洞庭湖的守护者,同时他也是丈夫和父亲。他将陪伴给了洞庭湖,而把等待留给了自己的妻儿;第二集中殷沙漫也同样有着支教老师、学生、女儿等多重身份,出生于广东惠州的她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