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第三、四集观后感 三、四集观后感 在父亲的熏陶下,我很喜欢观看这类战争记录片,以前曾经看过以抗日为题材的《亮剑》,对我影响特别大,特别是亮剑精神一直鼓舞着我。亮剑精神: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是何等的凛然,何等的决绝,何等的快意,何等的气魄。这种记录片不仅让我们对历史更加了解,革命前辈的精神也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也激起了我们浓浓的爱国情。 这次我们是在老师组织下,全班同学观看《井冈山》第 三、四集,给我的感触挺多的。我很喜欢影片中的背景音乐,它很好地与影片背景融合,并能悄悄地走进我的内心深处,并感染我的灵魂,和我的思想交融在一起。音乐是有声读物的灵魂,正是因为它的音乐很好的触动了我的内心,所以仿佛觉得自己似乎和影片和人物一起经历这些事,在脑海里留下挥之不去的印象。 在第三集中,受挫失利的秋收起义部队也面临着何去何从的抉择,是要坚持执行中央的决定继续攻打长沙还是审时度势地放弃攻打长沙退守文家市。毛泽东认为目前的实力来攻打长沙注定会失败,却受到了握有兵权的师长余洒度和团长苏先俊的责难。在文家市召开了前委扩大会上,余洒度、苏先俊盲目服从中央的决定,坚持“在任何情况下无条件执行”,并对不服从命令的人严词批判,毛泽东睿智地让列席会议的营连领导各抒已见,并说“列席不是听会,带耳朵也得带嘴巴呀”,使会议形成相持的局面。 毛泽东从部队实力和敌人的布局、防守透彻地分析了敌众我寡的形势,并表明了,目前我们还没有能力去实现攻占城市、建立红色政权的目标,只有在敌人统治力量最薄弱的地方,才能保存实力站稳脚跟。如果部队到山里面发动群众、扩大力量、实行武装割据,就可以建立自己的天下,有坚强的敌后根据地。双方争论不让,大家期待着一锤定音总指挥卢德铭只说了一句话:我为能有毛委员来指挥我们这支队伍而感到庆幸。说罢恭第 1 页 共 12 页敬地向毛泽东敬了一个军礼,转身离去。由于卢德铭坚决支持毛泽东,他在部队中威望很高,会议上意见渐渐统一,少数怕不打长沙犯错误的同志听了毛泽东和卢德铭的意见,也打消了顾虑。会议形成决议:迅速向罗霄山脉开进,创建农村根据地。 1 芦溪山口,毛泽东的部队也被伪装成老表的民团头目陈开财带进了伏击圈。秋收起义部队伤亡过半,卢德铭壮烈牺牲,毛泽东悲愤之下平生第一次举起了枪""行军路上,连党代表罗荣桓注重发挥党支部的作用、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