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敬畏”主题学习心得体会 2 篇 三个敬畏主题学习心得体会 2 篇 01 古语云。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只有心存敬畏,才会知道什么是红线,才能遵循规章、守住底线。 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敬畏,是自律的开端,也是行为的界限。敬是严肃,认真的意思,还指做事严肃,免犯错误;畏指慎,谨慎,不懈怠,还形容战战兢兢之态。既敬重又畏惧,对一切神圣事物的敬畏。 已记不清电影《中国机长》刷了多少次,但如今每一次面对飞机,里面的故事情节就会回荡在眼前,通过英雄机组的先进事迹,我对敬畏二字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敬畏生命体现了机务行业的价值追求,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机务系统内在要求的高度统一。 我们放行的每一架飞机,都是承载着成百个生命和上千个家庭,来不得半点马虎,容不得丝毫懈怠。近年来,身边的同事中不断涌现出的优秀机务工作者,排查发现了多起航空器重大隐患,一个基本点就是对人民生命的负责。可以说,敬畏生命已经融入到机务生产保障中的每一个环节。作为一名机务维修人员,要做到敬畏生命,就要努力克服侥幸心理和变通思维,要把敬畏生命作为履行岗位职责的思想基础,肩负起保证飞机技术安全和保护旅客生命安全的责任,强化担当,在平时的工作中,要严格落实各项制度,严格按照手册施工,不动歪心思,不打擦边球,还要认真吸取前辈们的经验教训,尽职尽责将飞机维护好,正所谓把麻烦扣在地面,把方便留给空中,这样才能让机组飞得安全,飞得自信,人民生命财产才能得到保障。 敬畏规章体现了机务行业的运行规律,是安全理论与实践经验的高度统一。 机务系统内的规章和程序,都是从血的经验教训中不断总结提炼出来的,值得每一位机务人员去敬畏。要做到敬畏规章,就要充分认识和深刻理解规章条文背后的原理、逻辑,充分了解其制定背景和意义、针对的可能风险,并深刻理解和融会贯第 1 页 共 5 页通,才能做到更加自觉、规范、在不违反规章的前提下举一反三,才能够更加自信自如、更有把握的应对突发情况。 要对触犯规章底线、诚信红线的行为说不。对规章制度的漫不经心,在很多情况下可以用熟视无睹来形容,这固然有心理因素方面的原因,但在另一方面更多的是因为工作者缺少对规章制度应有的敬畏。身边也不乏有在执行规章制度时,偏好灵活与变通的同事。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这样的话很多人都爱说。然而,就是这种想当然的灵活性,成为机务人员工作时的大敌。翻阅历年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