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庄地道战观后感 (一) 提起《地道战》或许 40 岁左右的人都能想起幼时看电影的情景。那时是露天影院,正面有人看,反面有人看;一部片子可以一遍又一遍反复看。这几乎是那个年代留给人们最难忘的记忆。 《地道战》是当时看得最多的一部电影,因而戏中每一幕场景及那些鲜活的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还小,但总想到地道中去看一看,感受一下那种"埋伏下神兵千千万"的氛围。 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百世开利杯"乒乓球赛在河北保定举行,赛事之余,我自费参观了冉庄地道战遗址,实现了我当年的青春梦想。 走进长长的地道里,一股热血在胸中奔腾。这不仅因为在这长长的地道里拍摄过鼓舞一代人成长的《地道战》、《烈火金钢》、《敌后武工队》、《平原游击队》等战斗影片,而是因为这一段历史,是在日军侵入华北之后,我军运用毛泽东同志《论持久战》的战略思想坚持敌后抗战所谱写的不朽篇章。 冉庄地道战遗址,位于 XX 省 XX 市西南 30 公里处的 XX 县区冉庄。1961 年 3 月 4 日,冉庄地道战遗址被国家定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有聂荣臻元帅题写的冉庄纪念馆馆名,有杨成武将军为展厅题写的牌匾。1995 年 1 月 26 日,江泽民总书记为基地题写了牌匾。1997 年 6 月,这里被中宣部列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从 1950 年至今,这里每年都要接待数以万计国内参观者。 地道战遗址,至今仍保留着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村落的环境风貌。村前那棵老槐树上仍挂着当年老忠叔敲响的大钟;水井地道口、地道内陷井、马槽地道口和碾子、高房工事等,都如当年与日本鬼子斗争时的情形一模一样。整个旧址保护区面积为 30 万平方米,重点保护区为 2 万平方米。冉庄地道网除单口洞、双口洞、多口洞之外,还有一条双向地道,这条通道内,有两扇可以活动的门,能将地道关闭。通道两端,有翻板陷井,第 1 页 共 3 页敌人到了这里,就如同进了囚笼。地道内的防御设施____翻眼、卡口,是冉庄人聪明才智的又一体现。翻眼,不但可以用来防毒气,而且还可以居高临下攻击敌人,来一个打一个。卡口,除用来防御敌人放毒气或放水,民兵还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口堵上,迅速地将地道隔开。 在参观的 3000 多米的地道内,最令人驻足流连的是地下兵工厂。黑暗狭小的摆道内,当年的民兵锻造打制大刀、长矛及地雷、手榴弹等武器近万枚(件)。正是因为有了地下兵工厂,冉庄民兵才能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配合武工队、野战军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