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重担与信心读《我的重点班》有感 XX 县区曹甸高级中学 陶卫兵 读了游森鹏老师的《我的重点班》,我不禁深深感叹。我感叹的不是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的盛名,也不是因为她所获得的无数荣誉,更不是她培养出了许多社会的精英(马英九),我感叹的是游老师的先进的教育理念与践行理念时的果敢。这种理念是我一直追求的,也是我在现实生活中很难践行的。 读此书时我总感觉台湾的教育环境并不比大陆好多少,也许是大陆和台湾同根同源、一脉相传的缘故吧,在教育方面,两岸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例如家长和老师都对学生有着殷切的期待,非常重视孩子的应试教育,都以让孩子进入重点名牌大学为目标,让孩子一切以成绩为重,给他们报名参加很多补习班等等。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处境下,游老师高瞻远瞩,突立独行,始终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并一如既往的践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指引着学生走出了懵懂时期的误区与迷惘,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目前的教育中,老师们的眼中往往只有“分数”,没有“品格”,没有“道德”。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不止一次地强调分数的重要性,甚至于还在后面的黑板上写下标语:分数就是硬道理。现在,我感觉自己太短视,太后悔。我不知道这样的学生走上社会后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只关注自己分数的人注定是不健康的。游老师班上就有一个学生叫伟翔,他喜欢一个人来办公室问问题,并且还希望老师教给他别人不知道的技巧。在这样的年纪,伟翔就已经养成了“希望独享某些资讯”的坏习惯。一个学生“变得要强”是件好事,但是“要私底下变得很强”就有问题了。用游老师的话说:“我最气的是那种在班上故意装傻,装作一直在玩没念书,别人问他都装作不会,然后考出来分数超高,还装作一脸无辜的那种人。”我们目前的教育培养的不正是这种人吗。10 年以后,他们走上社会,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假如他们就是国家政策的制定者与实施者,试问,他们会想到其他人吗。他们很可能会成为既得第 1 页 共 9 页利益集团的一员,独自享受政策给自己带来的优惠。不敢想象,这样的国家还有未来吗。 班风的营造是老师的责任,我喜欢合作胜过竞争。 以前,我也带了一个强化班,可是学生没少让我操心,我奉行的是“铁血政策”,管理极其严格,就是不允许他们犯错误。看了这部书后,我不经意间问自己,我是不是做错了。 教育要容许学生实验和犯错,实验过程中的逾规是不可避免的,没有被烫过怎么会知道端锅时要小心呢。年少轻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