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税局岗位执法风险排查与防范工作心得体会 为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全面提高税务机关工作质效,XX 市地税局把加强内控机制建设,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作为依法行政工作重点,组织各县市区开展执法风险排查与防范工作。通过对岗位风险点的梳理和排查、调研和总结,选取建瓯地税局作为试点单位,按照设立岗位、明晰职责、规范流程、目标管理、风险预警、量化考评的思路,创建了以岗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岗位风险防范工作机制,并从 7 月 1 日起在建瓯地税局试行。根据《岗位风险防范工作机制》,建瓯地税局共设立了 68 个工作岗位,明确了 557 条工作职责、提出了454 项工作目标、设定了 201 个岗位风险提示,制定了 212 个风险防范措施、规范了 19 项工作流程,做到岗位职责定位到哪里、风险防范就到哪里,实现了执法风险、行政风险、廉政风险的全防全控,有效地促进权力规范、透明、高效地运行,切实推进了平安地税系统工程建设。 岗位风险防范工作机制的主要内容 (一)科学设岗定责,解决岗位如何设的问题 本着因事设岗、因量定人的原则,由人事部门以单位职数为依据,科学配置工作岗位,明确各科室、分局的职责以及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合理地设岗定责,整合人力资源,确定每个岗位的责任人,形成清晰、完善的工作岗责体系,让每个人知道岗位如何设,我该做什么,消除职责不清的现象。 (二)明确工作职责,解决哪些该我干的问题 工作职责由科室职责和岗位职责构成,工作职责按自下而上的程序制定,科室职责由科长(分局长)提出后,交由分管领导进行初审,人事部门把关;岗位职责以科室职责为框架,由岗位责任人提出,科员职责由科长(分局长)进行初审,科长(分局长)职责由分管领导进行初审,各个岗位职责汇总后交由分管领导确定。各单位将分管领导审核后的工作职责汇总,形成较为完整的文字材料提交党组研究予以确认。通过完善岗责体系,使各项工作有明确的责任主体,明确了每个岗位人员该干什么。 第 1 页 共 4 页 (三)提出工作目标,解决工作质效问题 工作目标自上而下分层次提出。即一把手对副职提出目标要求,分管领导对科长(分局长)提出目标要求,科长(分局长)对本单位的人员提出岗位目标要求。目标要求要精细、具体,要与实际工作相适应,做到工作目标宽严适度,实际运用得心应手、确保任务到人、责任到人。科室工作目标设定后经分管领导审核,提交党组研究确认,让每位干部清楚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