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王家坝精神心得六篇 【篇一】 有一个名字叫“王家坝”,有一种精神叫“王家坝精神”。20 日上午 8 时 32 分,接国家防总命令,有“千里淮河第一闸”之名的**省**市 XX 县区王家坝开闸蓄洪,顷刻间,良田变河泽。这是王家坝闸自 1954 年以来第 16 次开闸蓄洪,也是时隔 13 年后,濛洼蓄洪区再度启用。 淮河汛情进入严峻态势,抗洪进入最危急的时刻,蓄洪区内 4 个乡镇、2000 余居民将简单的家当绑在三轮车上,赶着牛羊,带着鸡鸭,连夜有序撤离。“舍的是我和亲朋的小家,为的是坝外人民的安居乐业。”这种舍小家为大家、舍局部顾全局的“王家坝精神”感动人心、鼓舞人心。 “王家坝精神”是舍小家、为大家的顾全大局精神;是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自强不息精神;是军民团结、干群同心的同舟共济精神;是尊重规律、综合防治的科学治水精神。紧要关头,大力弘扬“王家坝精神”,凝聚起亿万人民全力战“汛”的磅礴力量,是夺取防汛救灾最后胜利的坚强保障。 几十年来,几代阜南百姓用开闸蓄洪的壮举诠释了“舍小家为大家、舍局部顾全局”的伟大意义,也用奉献、坚守、不屈与乐观,展现出**人民的浓厚家国情怀。 【篇二】 **20 日 8 时 32 分,王家坝闸开闸泄洪,滚滚淮河水流向蒙洼蓄洪区。这座位于**省**市 XX 县区的王家坝闸被誉为“千里淮河第一闸”,自 1954 年至今,先后 16 次开闸泄洪,2000 余居民连夜撤离,用实际行动为新时代下的“王家坝精神”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一名基层乡镇干部,在被这种精神感动的同时,蓦然发现,自己身边也有这么一群人,秉持着这种精神一路前行……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基层干部舍小我为大家的家国情怀。夫妻异地工作,孩子他乡上学,一个人过着单位、宿舍两点一线的生活,这是多少基层干部的真实写照。从刚出校门的稚嫩青年到两鬓斑白的乡镇干部,在农村这第 1 页 共 7 页块广袤的土地上,他们奉献了自己的青春、贡献了自己最美好的年华。他们可能缺席了孩子的家长会,忘记了爱人的生日,甚至错过了在父母病床前最后尽孝的机会,只因为工作需要他们,群众需要他们。“为人民服务”是基层干部入职工作时许下的铮铮誓言,舍小我为大家便是他们无悔的选择。 “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是基层干部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超然智慧。月有阴晴圆缺,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基层工作也是如此。民以食为天,农业生产工作是最讲究自然规律的,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