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英雄儿女》的感想 最近以来,有许多的原因让我开始关注 90 后的教育问题。但思绪凌乱,不知该如何整理。今天在家休息,偶然间在电视上观看了一部老电影片《英雄儿女》。说实话,现在再看过去曾看过无数遍的革命战斗片,发现了许多的明显的故事虚构与硬伤,人物的刻画也是十分的理想化,演员的表演戏剧性的成分也很强,但是这丝毫抵挡不住我边看片边为它流泪,为它激动。已经很久没有看这样的老片了,或者说很久没有接触这些歌颂英雄、弘扬革命精神的文学作品了,说幌若隔世有些夸张,说把它们彻底遗忘亦不属实,但把他们留在记忆深处的也只不过是一些有关红色的斑驳的碎片而已。现在有关革命时期的战争片、反特片、地下党片带着现代人的意识与气息开始频繁占据我们的电视空间,其中的人物的性格越来越丰满,故事情节越来越吸引人,在强调主人公拥有超常的智慧、能力、胆识外,也开始把人性中的弱点故意的显露一些,使他们更加生活化,更接近于现实与实际,许多曲折、离奇的感情戏的插入也更使他们获取了高比例的收视率。但是每当我看过这样的电视后,每每带来的既不是愉悦和快乐,也不是激情与斗志,而是心情的沉重与人性的思索。这些主人公们就象受难的耶稣,似乎活着就是忍受痛苦,就是为他人、为党、或者说为社会做出最大的牺牲,而自己却没有从中获取除理想、梦想之外的其他东西,更没有从付出中获得那怕是一点点的个人的幸福感。许多时候让我想他们这样做是否值得,他们的人生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而故事情节中对人性中的龌龊、社会中的阴暗、人际中的复杂成分的过分渲染,更使得我们对社会与人生有了许多的恐惧与无奈。我们都说历史是一面镜子,中国人更喜欢借古喻今,但这些仍没有完全成为历史的东西被现代人用现代人的思维与方法搬上荧屏,不知道人们从中受到的启发是否积极超过消极。我知道历史就是历史,不应根据个人的好恶而随意编写,我也知道故事来自于现实也可以超越现实,甚至可以戏说历史,更何况人物的构思有些主观的印记也是十分正常的。但历史是否可以这样随意改写,人物是否可以这样随意刻画,我们的电视第 1 页 共 16 页在追求收视率的同时是否可以无视他们给人的心灵带来的副面冲击。过去我们看过英雄人物的影片后,大家都会为故事中的人物极其事迹所鼓舞,甚至为故事中的音乐、语言、行为所感染而感觉热血沸腾,人们竟相模仿英雄,竟相向英雄学习,社会呈现出一片积极向上的朝气。而现在看完这些影片后,在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