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会伤人》读后感 当我在办公桌上看到学校分发的《学校会伤人》一书,一时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天天“教书育人”的工作场所——学校,竟然可能让学生遭受受伤、挫折,甚至失败的伤害。我在感情上首先就转不过弯来。 仔细阅读《学校会伤人》一书,使我对现代教育制度、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学校会伤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博士、作家、教育咨询师、美国全国性组织“教学勇气”的推进者柯尔斯滕。奥尔森(kirstenolson)所着。全书分两部分,破裂和疗伤。第一部分由学校伤了谁、各种各样的伤害、为什么学校要伤人三章组成。第二部分由人们是如何疗伤的、疗伤的步骤、受伤的学校、疗伤的家长、疗伤的教师、相互疗伤的学生们组成。 一、认识现代学校教育的弊端。学校缘何会伤人。 奥尔森在《学校会伤人》一书认为,学生遭受受伤、挫折,甚至失败的伤害来自学校设计的目的——选择和竞争。“学生每天丢失学习的乐趣;相信学生不聪明,不能很好的学习;相信学生的能力已经固定了,不能通过努力、训练、外来干预或自我理解而得到提高;相信学生只是中等而已,感觉自己不断在变得渺小;在学校里经历了羞辱,这种痛苦和焦灼的记忆产生了广泛的焦虑感,把自己封闭起来;由于过去在学校受到不公平待遇、不被“注意”的经验,对于老师以及权威人物有着一种长期的、习惯性的愤怒;由于学校的经历,相信自己在智力或认知方面“不如别人”;不太愿意动用智力,想要做正确的事情或“就是把任务给完成了”;过分在意正确答案、正确性;容易用非此即彼的观念来判断别人和学生自己;在与学校里的学生的互动中,变得像成人一样对待教育和学习有着一种未经处理的、强烈的感觉。”奥尔森在《学校会伤人》一书描述了,现代教育制度下在学校里,学生遭受的种种伤害。 二、提升对学校教育的认识自觉。如何避免学生受伤。 奥尔森认为,学校不是工厂,学生不是产品。学校的教育过程也不是大机器生产过程。教育是一个塑造人的情感和灵魂第 1 页 共 3 页的过程。真正的教育内涵是什么。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学生离开校园后,忘记所有的东西,留在心中的东西。那就是留在心中的那份善良、快乐和创造性的好奇。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避免掉入现代学校的“陷进”,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关键是提升自己对学校教育的认识自觉。在当今世界这种多元化、个性化、人性化的时代,教育不仅是让学生学知识,学校不仅是让学生守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