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传读后感 201*级教牧班戴连军通过这次学习《使徒行传》和斯托得圣经信息系列《使徒行传》收获很多其感受最深的有两点:一:使徒行传中“三自”办教方针中国教会实行自治、自养、自传“三自”办教的原则;在以前;我认为“三自”不属灵,没有圣经根据,通过这次学习让我看到使徒行传中按三自办教的原则。《使徒行传》记载着使徒时代按三自精神建立教会的事实最早的耶路撒冷教会,使徒负责自传(徒:6:4)大家凡物公用,实行自养(徒:2:44-45)大家选出七个合格执事管理生活,实行自治(:6:1-6)第九章 31 节记载:“那时犹太、加利利、撒玛利亚各处的教会得平安、被建立”这给我们看到神的教会一开始就是按地方建立的从第十章开始,福音向外邦各国传播,神兴起一位外邦的大使徒保罗,他在外邦各国工作,始终按着始终原则办教会,保罗没有把耶路撒冷教会的传统信仰搬给外邦教会,而且竭力抵制犹太门徒对外邦教会的自传方面的干涉,彼得、雅各支持保罗的正义立场,这就是自传精神。他在各地传了福音建立了教会选立了长老,就把他们交托给神,有他们自己管理自己。他特别提醒以弗所教会的众长老,在他离开以后要为全群谨慎,抵制外来的扰乱,并防止内部的混乱,这是自治精神。保罗还为教会树立了自养的榜样,他一面织帐篷,一面传福音,不但供养自己还帮助别人。教会应该“自治、自养、自传”这个口号近百年来才提出来的,但教会如何对待经济问题,在圣经众早有先例了,在保罗第二次外出传道过程中,正如今日中国教会的许多义工是完全奉献,担任教会的工作任劳任怨,不收教会分文补贴赵志恩《使徒行传研究》第170 页。这是自养精神(徒:18:3,徒:20:33-35)由此可见,在使徒时代许多地方都出现了教会,她们都是圣灵所指引的,都是地方性的,都带有本地色彩和个不相同的特点,她们同耶路撒冷教会是互相支持的,但也是各自独立、互互相平等的、不是上下级关系,也不是父子或母子关系。丁主教说:“三自爱国运动是正义的、合理的、必要的,它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更有重大的神学或属灵意义。”(《丁光训文集》第第 1 页 共 2 页307 页)三自神学或属灵意义在哪里《使徒行传》给我们作了全面回答。按三自原则办教会是正义的、合理的、是有圣经根据的。二:适应性能力斯托得圣经信息系列《使徒行传》报告总结第 298 页有一个词“适应能力”,这让我眼前一亮,斯托得说:“使徒过人的适应能力,能在不同的环境中为主作工。无论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