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读后感 如果快乐是在于感受快感,想要更快乐,就得操纵我们的生化系统。如果快乐是在于觉得生命有意义,想要更快乐,就得要骗自己骗得更彻底。还有没有第三种可能呢。 以上两种论点都有一个共同假设。快乐是一种主观感受(不管是感官的快感还是生命有意义),而想要判断快不快乐,靠的就是直接问他们的感受。很多人可能觉得这很合逻辑,但这正是现代自由主义当道而成的结果。自由主义将个人“主观感受”奉若圭臬,认为这些感受正是权威最根本的源头。无论是好是坏、美丑、应不应为,都是由每个人的感觉来确定。 人想要离苦得乐,就必须了解自己所有的主观感受都只是一瞬间的波动,而且别再追求某种感受。如此一来,虽然感受疼痛,但不再感到悲惨;虽然愉悦,但不再干扰心灵的平静。于是,心灵变得一片澄明、自在。这样产生的心灵平静力量强大,那些穷极一生疯狂追求愉悦心情的人完全难以想象。这就像是有人已经在海滩上站了数十年,总是想抓住“好的海浪”,让这些海浪永远留下来,同时又想躲开某些“坏的海浪”,希望这些海浪永远别靠近。就这样一天又一天,这个人站在海滩上徒劳无功,被自己累得几近发疯。最后终于气力用尽,瘫坐在海滩上,让海浪就这样自由来去。忽然发现,这样多么平静啊。 以上段落节选自《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作为一本历史通俗读物,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运用自己丰富的物理学、生物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等知识,旁征博引,通过大量的图片、事件等,向我们展示了现代人的进化过程。作者认为人类历史中有三大重要革命,分别是“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和“科学革命”。“认知革命”着重介绍了人类的起源,大约 7 万年前,人类大脑产生革命性飞跃,这段时期被称为“认知革命”。随着智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人类可以更好地战胜野生动物,抵御自然灾害的影响。他们开始形成规模更大、结构更为复杂的群体,发明更好的打猎工具和技术,甚至开始建立原始的贸易网络。“农业革命”过程中,人类停止依赖单第 1 页 共 3 页一的狩猎和采摘获取食物,而是学会人工种植饲养技术,开始种植农作物和驯养动物。大约在 1 万年前,几乎所有人类进入农业社会,真正的革命开始,人类进入“自给自足”的富裕时代。粮食产量的增长使得承载起更多的人口成为现实。这促成了人口大爆发,各种各样的新事物涌现,包括金钱、写作、宗教以及政治帝国等都随之出现,促使社会形成,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