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继新报告心得体会 感悟大师,净化心灵 ——聆听陶继新老师《高效教学的方略与品质》有感 2015 年 1 月 14 日下午,有幸聆听了教育家陶继新教授关于《高效教学的方略与品质》的报告,这位六十六岁的专家,用他采访的一些名校长和名人的事迹以及他自己的生活经历,不断的向我们阐述着教育教学、生活和人生的真谛,使我对教育教学、生活和人生又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和重新的定位。 陶老师是儒雅的大师。朴素的外表,翩翩的风度,柔和的笑容时刻挂在闪着光泽与睿智的脸庞,清晰低声的言语中,是那样的儒雅,是那样的亲和。陶老师已过花甲耳顺之年,但却是那么的年轻、健康,那么的温文尔雅,近处感触他儒雅的气质是那么的令人心生敬仰。我有时总感读书太累,也很少读书。尽管近几年来,通过网络博客也读了一些东西,和博友们交流了教育的心得,但是少的可怜,而距离儒雅博学是何等的遥及甚远。 听着陶老师的讲座,感觉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触摸高效的真正意义。正如陶继新老师所言,“绝大多数所谓谈高效课堂实质上谈的是应试教育”,使我对一切“高效”都非常敏感,但通过一上午的聆听,对人生、对教学、对高效,更有了一番新的认识和看法。第一,师生回归本位 教记——学记教室——学堂学生——主人 陶老师说,在教学中应把“学”放在首位,应突出“学”,他说中国最早的教育教学著作是《学记》,为什么古代称为学堂,因为那是学习的地方。高效课堂的精髓是放手学生,课堂上对学生应“放开手脚”,释放学生真实的内心。营造快乐、和谐的课堂氛围。放下教师的师道尊严,与学生作心与心的交流与碰撞,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没有必要与学生在课堂上一争高下。学生的学习潜力之大,令人惊诧。给他们多大的空间,就会有多大的能量释放出来。 所以我认为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把学习这回事交给学生,把我们的教变成更好的为“学”服务,第 1 页 共 4 页老师的目光要放长远,在激发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上下功夫。 第二、合作才能共赢 “二人同心,其力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合作是共赢必备的品质,共赢是持续发展的必须。 由龙变虫的悲哀。台湾柏杨之言、越南餐馆在俄罗斯、时代呼唤合作。 从教师一统课堂到师生同打天下:学生生命意识的觉醒;合作学习是对各自为战的反拨:学生优质“场”需要群体的共同努力;合作教学是对传统课堂的挑战:从师道尊严到师生人格平等;萧伯纳:你有一个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