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之行学习心得体会八篇 【篇一】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毛主席的西江月生动地描述了 1928 年 xx 红军在井冈山第二次反会剿的情形。充分体现了井冈山两年零四个月革命斗争的严酷形势和军民一致的斗争决心。八十年过去了,黄洋界的隆隆炮声早已散去,但革命的精神犹存。 一、坚定理想信念是我们永恒的主题 井冈山之行,我们祭扫了烈士陵园,拜访茨坪、茅坪和大小井等多处旧居遗址,考察了三湾的新农村,观看了井冈山斗争全景画,重走了红军挑粮小道,也领略了井冈山秀丽的自然风光。 习总书记三上井冈山,将井冈山精神凝练成四句话。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得胜利。当年,在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下,在白色恐怖的四面包围中,井冈山斗争为什么能够做到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为什么能够“唤起工农千百万”、燃起“工农武装割据”的燎原之火。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正是因为有了远大的革命理想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才有了战胜一切困难的超凡勇气,才能经得住血雨腥风的战斗洗礼和艰难困苦的意志考验。 二、坚持依靠群众是我们胜利的法宝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对于共产党人来说,脱离了人民群众,就如同鱼离了水、树断了根。1927 年秋,毛泽东同志在带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的途中说: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一定要与当地群众搞好关系,如果没有群众的支持,根据地是建立不起来的。上山以后针对部队存在的不良习气,毛泽东同志先后宣布了“三项纪律”、“六项注意”,井冈山红军就是靠铁的纪律团结了自己,争取了群众,克服了困难,战胜了敌人。 第 1 页 共 18 页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只要广大党员干部迈开步子问政于民、俯下身子问计于民、卷起袖子取信于民,我们党就能铸牢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夯实长治久安的基础,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持续接力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保持艰苦奋斗是我们优良的传统 “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这首歌既是对红军艰苦生活的真实反映,又是对红军奋斗精神的生动写照。当时,敌人不仅对井冈山根据地频繁进行“会剿”,而且在经济上严密封锁,妄图把红军饿死、困死。为了生存,军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