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繁荣》(第三版)读后感 沽上犇牛 作者简介。罗伯特 j 希勒,2013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耶鲁大学经济系教授,畅销书作者,《纽约时报》经济学视角专栏的定期撰稿人,他的著作有《金融与好的社会》,《动物精神》(合著),《次贷解决方案》和《金融新秩序》。 本书在架构上共,分了六个大的部分。前篇,也就是书的前三章和后面的五篇。书的前三章,个人姑且定义为,前篇的三章内容别是第 1 章股票市场的历史回顾,第 2 章债券市场的历史回顾和第 3 章房地产市场的历史回顾。三个历史回顾,立足于三个主要投资市场即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描述了这三个市场涨跌的历史过程,梳理了这些市场经历了的哪些显著波动,帮助读者从总体上了解和把握市场的趋势。 作者在第 1 章中主要描述了股票市场的一个涨跌历史,创造性的提出了这个周期性调整市盈率(cape)。 作者在第 2 章债券市场的历史回顾中,指出了利率长期以来的波动和变化。并利用图表揭示了通胀指数化债券的收益率走势。通过走势可以明显的看出来,虽然债券的收益率波动幅度比较小,大概也就是在百分之 10 到-1%之间波动,而且,大部分绝大部分时间处于正收益区间。但是就这样一个窄幅的波动的幅度范围内,它的整个历史的波动,还是蛮大的。 作者在第 3 章房地产市场的历史回顾中指出了,最核心的一个问题,房地产市场永远上涨这个假设和认知是错误的,是非理性繁荣泡沫的一种体现。作者在书中说道,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很多地区的房地产价格上涨,与此同时,各种肤浅的解释相继出现,其中一种认为人口压力使得土地资源日渐枯竭,必然导致住房价格猛增,但实际情况是 1990 年以来,人口增长非常的稳定而缓慢,土地资源也并未枯竭,另一种解释认为,住房价格上涨的原因是需求的过快增长,导致建造住房所必需要的劳动力、木材、混凝土和钢材的价格高企,但事实上,建筑成本并未偏离其长期运行趋势,还有一种解释认为这种繁荣是因为很多国家通过降低利率来应对全球经济的衰退,诚然较第 1 页 共 6 页低的利率水平是导致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因素,但历史上各国央行曾多次降低利率,却没有哪一次导致世界如此默契。作者的研究团队还创建了一个美国住房价格指数及建筑成本、人口和长期利率的变动趋势,。时间跨度为 1890 年到 2014 年。见下图 作者紧接着指出,图 3.1 中一个明显的特征是,从 1890 年开始,实际住房价格整体上并没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