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硒产品开发现状国内硒产品开发现状-及恩施硒资源开发前景恩施市硒资源研究开发检测中心彭祚全世界卫生组织(WHO)于 1973 年宣布硒是必需微量元素以后,硒在生物和医学中的应用与研究不断进步,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硒是微量元素研究中唯一一个进入分子水平的元素。二十世纪 50年代前,人们研究的是硒的毒性,70 年代后开始研究硒的营养作用,90 年代以后研究硒与生命科学中的关系。在美国,硒被看作是与维生素、「胡萝卜素同等重要的生命元素。在基础研究不断取得成果的基础上,90 年代后,国内外相继对硒的产品进行了一系列的开发,从添加无机硒到提取天然有机硒;从自然转化到人工转化、再到人工合成有机硒产品;从含硒农作物到高科技纳米硒,在各种层次、各种领域开发了一系列富硒产品。科研带动了市场,市场推进了科研,国内最早进入市场的是北大富硒康,至今已有 10 余年,市场需求长久不衰,但市场销售最旺的是多元素复合的黄金搭挡,年销售额过亿元。现将国内硒产品开发现状及恩施硒资源的开发方向进行一些介绍和探讨。一,国内有关硒的研究情况检索 1958 年来国内学术刊物发表的关于硒的研究论文共 6266 篇,其中 1958-1993 年以来的 36 年,发表论文 894篇,只占 0・14%,平均每年 2・5 篇;1994 年发表 423 篇,到2004 年达到 570 篇,平均每年 482 篇,增长 192。8 倍;1994 年基础性研究论文占 87・2%,开发性研究论文占 4・5%,预防疾病方面的论文占 3・3%;2004 年基础性研究论文占 704%,开发性研究论文上升到 17・9%,由 1994 年的 22 篇,上升到2004 年的 129 篇,防治疾病方面的论文由 14 篇上升到 46 篇,达 8・0%;在硒产品研发种类方面,1994 年为 17 种,包括水稻、茶叶、中药材(黄芪、西洋参)、大豆、乳酸菌及饲料添加剂等,2004 年达到 37 种,主要有中草药(灵芝、丹参,枸杞、天麻等)、水稻、蔬菜、大豆、大蒜、茶叶、食用菌、水果、玉米、油菜籽、硒肥及纳米硒、硒多糖等高科技产品。分析表明,文献研究的趋势为:从硒的毒性研究走向硒的营养研究;从基础研究走向产品开发;从硒与疾病的关系研究走向防治疾病的现场试验;从人工转化研究走向人工合成研究;从无机硒的研究走向有机硒的研究;从硒的物理学和化学研究走向硒的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研究;从硒的工业应用研究,延伸到硒的环境地质、土壤赋存、植物转化、动物营养、疾病防治等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