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畸形伤诊疗指南【入院处置】1•询问病史及全面体检,注意有无其他器官组织的畸形征象。2 •安排适宜的病床入住。3•常规检查项目:血分析、凝血四项、大小便常规、主要病毒感染的免疫标志物、肝肾功能、伴骨关节异常者行相应部位的X 摄片、胸部 X 光片、心电图、腹部 B 超、超声检测全身皮肤厚度、供受瓣区血管情况。根据拟行手术方案决定其他检查项目。【入院诊断】主要临床分类依据《张涤生整复外科学》1•按照瘢痕的组织学分类(目前我科主要的诊断方式):⑴ 浅表性瘢痕:浅度烧创伤遗留。瘢痕基本平整,质地异于正常皮肤,色素沉着或减退。⑵ 增生性瘢痕:深二度烧创伤遗留。瘢痕高出正常皮肤面,质硬(韧),高低不平,皮下多无粘连,色素沉着,可伴感觉异常、抓痕或糜烂、溃疡。⑶ 萎缩性瘢痕:三度烧创伤遗留。瘢痕可低于正常皮肤面,质硬呈皮革样,表面较平复,多与深部组织粘连,色素沉着,可伴抓痕或糜烂、溃疡。⑷ 瘢痕疙瘩:外观、质地等似增生性瘢痕,但病变超出原创伤范围,增生更为明显,呈“恶性”生长,感觉异常更显。多发生于特殊体质人群。通常将上述⑵、⑶、⑷类瘢痕称为“病理性瘢痕”,即临床上必须予以治疗。2•按照瘢痕的形态学分类,有以下主要类型:⑴ 片状或块状瘢痕:呈平面增生,或呈团块状的瘢痕。⑵ 线状、索状或桥状瘢痕:主要呈线型生长的瘢痕,窄者似线,宽者似桥。⑶ 凹陷性瘢痕:低于皮肤面,造成局部组织凹陷的瘢痕;⑷ 蹼状挛缩瘢痕:似鸭蹼状的瘢痕,致关节、器官、组织移位,功能受限的瘢痕;⑸ 深部瘢痕挛缩:创伤深及体内,造成周围肌肉、神经等组织和器官粘连。【术前准备】1•核查实验室、辅助检查结果,确认有无手术禁忌证。防止呼吸道感染。2 •制定手术方案和替代治疗方案。3•术区清洗、消毒或浸浴 2 次/天;供皮(瓣)区皮肤剃毛、消毒。4•双手正位、左右侧位、或最大(最小)功能位照相。5•术前谈话内容应充分、完备,并告知两种以上的治疗(手术)方案和手术并发症,使家长完全理解并选择所提供的治疗(手术)方案,继之由监护人签字。【瘢痕畸形整复术】1•手术指征:(1)病理性瘢痕,经非手术治疗半年以上无效或效果不佳;⑵ 致外貌和(或)功能受损,不能或不易行非手术治疗的瘢痕;⑶ 虽外貌、功能受损不重,但自觉症状较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发育;⑷ 瘢痕生长迅速,或反复糜烂、溃疡。2•根据施术部位、面积、深度、血供、外观和功能要求的不同,瘢痕整复术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