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困生转化案例与反思连续几年来,我教的小学数学期末统测中,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而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学困生的成绩总是普遍好。难道我教的学生中没有学困生吗?不是的,有学困生。而且相当多。一提到学困生,谁都头疼,他们基础差,知识缺漏多,新知识学不进去。有人抱怨,有人训斥,也有人采用简单粗暴方法,实际都是“恨铁不成钢”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学生学习成绩有差异,这是必然的。而学困生往往影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所以要想方设法注意对学困生的观察和研究,不断采取有力的转化措施,这是每位教师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必须十分注重的一环。那么,如何转化数学学困生呢?一、关心、爱护、尊重学生。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一般来说,学困生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虽然他们对犯错误常表现得不在乎,但内心却常常迸发出要求进步的火花,渴望老师对自己“以诚相待”不歧视,不讽刺,不揭短。为此,我在教学中,努力去爱护每一个学困生,尊重学困生,诚心诚意地帮助他们,使他们体会到教师的善意,增强对老师的信任,乐于接受老师的指导。亲其师而信其道。我班有个学生叫唐旋,他刚转入我班数学成绩不及格,据观察他基础差又不愿学习,还要面子。了解这些后,在他第一次小测验不及格时我没有当众批评他,也没有要求家长鉴字。相反,我鼓励他说:“你由于基础弱,出现了较多计算的错误,但也反应出你学习新知很认真,这样坚持下去,慢慢就能弥补以前的不足。在他第二次考不及格时,我又说:“这次你完全有能力考及格,只是不够细心,不要紧,下次努力。细心观察,上课时,唐旋总是竖起耳朵,两眼闪闪发光,总想在我面前表现表现,我呢也总是尽量给她创造这样的机会。一段时间后,在期中考试中,他终于如愿地考了分。我对他说:“你潜力很大,这样努力下去,到期末肯定能突破分,甚至能超过某某同学,敢不敢和他比一比?”他坚定地点点头。二、培养学习兴趣,树立他们转化信心。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中,要用良好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种利于激发学生内驱力的环境氛围,对学困生要以表扬为主,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记得彭明琳同学三年级时转入我班成绩就较差,对学习一点兴趣也没有。而且父母常年在西安打工。作为班主兼数学老师的我,日常更多地关注她,发现她乐于助人、心地善良、诚实、热爱集体...